第一百二十一章 祖大寿对吴三桂的教诲(2)
作者:
沧海逍遥客 更新:2023-02-25 04:19 字数:3081
��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后随清军入关,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bj父帅,鞑子没捞到多少好处,怎么就撤兵了?”祖大寿的次子祖泽溥不解的问道。
祖大寿不答,转身问祖大弼道:“二弟,你认为鞑子撤兵是什么原因?”
“这我怎么知道?我只知道怎样痛快的杀鞑子。”祖大弼翁声翁气的说道。
祖大弼,祖大寿之弟。四肢粗壮孔武,作战时异常骁勇,喜欢呼喝呐喊,绰号「祖二疯子」,曾单骑斗清军。松锦之战明军战败没后,与祖大寿降清。
摇头笑了笑,祖大寿又外甥吴三桂道:“三桂,你怎么看?”
吴三桂,字长伯,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js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崇祯后期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fj靖南王耿精忠、gd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hy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按我的推测,应该是牵制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所以撤兵了。”吴三桂慢慢说道。
听了这话,祖大寿暗暗点头,这点,他也看出来了,他心说:“此子有此眼光,以后当有一番成就。”想到这,他说道:“说说你的依据。”
看了两个舅舅一眼,吴三桂道:“鞑子的军队由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多罗贝勒岳托、豪格等四人为帅,率领四万军队来攻打我们这宁锦防线,显然是力量不够的,但是他们为何仍要由这四人挂帅兴师动众的来呢,就因为这四个人在鞑子中,都是很有名气的,这四人挂帅,目的就是威压我们,让我们辽东军不敢出兵去关内支援,便于阿济格那一路军队在京畿的攻略。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一个多月来,鞑子攻城的行动都不猛,基本是一击就退,这完全就是佯攻。”
“三桂说得不错。”祖大寿笑着赞道。
“大哥,既然是这样,干脆我冲出去杀它一阵,砍几个鞑子的人头过过瘾。”祖大弼跃跃欲试的说道。
“胡闹。”祖大寿呵斥着,瞪了他一眼。
看了看周围,见没外人在场,祖大寿这才道:“你出去杀鞑子,如果中了鞑子的埋伏怎么办?我救还是不救?救的话,我们野战打不赢鞑子,出去要吃大亏,不救的话,你又是我弟弟,难道眼睁睁看你被鞑子杀死?”再说了,没有了
“大哥,是小弟错了。”祖大弼低头认错。
祖大寿摆了摆手,说道:“罢了,以后做事要多动动脑筋了,不要只会打打杀杀的。我们祖家混到现在的地位,不是只靠打打杀杀就可以的。”说完就走进城楼休息去了。
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率兵走了二十多里,回头看了看远处一看不见的锦州城,赞赏的说道:“这祖大寿守城,确实有两下子,怪不得陛下一直想要招降他。”
一个多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