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大名窑(2)
作者:沧海逍遥客      更新:2023-02-25 04:23      字数:2880
�坐在桌子两边,牛欢等人站在赵国华一边。

  “吱”的喝了一口茶,陈四海说道:“赵将军,熊大人就任五省总督后,围剿流寇还顺利吧……”

  “从目前来看,还算顺利。”赵国华说道。

  “好。顺利就好。赵将军跟着熊总督,以后必然前途无量,飞黄腾达。”陈四海笑着道。

  想到以后因为张献忠的复叛,熊文灿因此而被斩首的悲惨结局,赵国华不愿再谈论这个话题,于是转了个话题说道:“陈掌柜,听熊大人说你是做瓷器生意的,肯定对瓷器有研究不知可否为我讲一将瓷器的知识,好让在下长长见识?”

  这话搔到了陈四海心里的痒处,他笑了笑,说道:“赵将军,说别的,我也许还说不好可是说起这瓷器,在大明,我最少可以排的上前十名。”

  “那就请陈掌柜赐教,我洗耳恭听。”赵国华笑着说道。

  能在一个四品军官面前卖弄一番,陈四海心里十分舒坦,他喝了口龙井香茶,开始讲起瓷器的知识来:“要卖瓷器,首先要懂瓷器,瓷器自东汉以前就有,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多为青瓷。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柴窑是后周柴世宗官窑,传说周世宗要求(瓷库)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但至今尚未见到柴窑传世品或实物。南瓷系统以越窑“秘色瓷器”著名。”

  说到这里,陈四海有意停顿下来,看了看全神贯注在听的赵国华,他满意的笑了笑,又继续说道:“到了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景德镇因宋景德年间为宫廷生产瓷器得名。所选瓷土必白埴细腻,所制瓷器质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珑花。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

  听他讲到这里,赵国华问道“听说瓷器以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为最好,是吧?”

  “是的,赵将军知道是哪五大名窑吗?”陈四海问道。

  故作想了想,赵国华这才说道:“我听说是汝、官、哥、钧、定,对吧……”

  “不错,汝、官、哥、钧、定的确是宋代的五大名窑,这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确实称得上国之是瑰宝。”陈四海说着,脸上出现了迷醉的神情。

  见状,赵国华心头一动,心说:“这陈四海家三代人都是卖瓷器的,肯定见过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看他现在的样子,说不定家里就收藏有五大名窑的瓷器,可是那样的瓷器,他轻易是不会让人看的,如果自己想看的话,还得使个法子激他一激。”

  想到这里,他说道:“五大名窑的瓷器,世人都说如何如何好,可是我却认为是夸大之词,在景德镇,我也见过一些珍品瓷器,我认为五大名窑的瓷器,也不过是和景德镇的那些珍品瓷器差不多,除非有人拿出五大名窑的瓷器,让我看了,确实是好,我才心服。”

  “赵将军,你这样说,是因为你没有见过五大名窑的瓷器,如果你见过了,就不会这样说了。”陈四海反驳道。

  赵国华笑着道“有句话叫“事实胜于雄辩”,有实物摆在面前,我看了,自会认输”。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