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码头与木屋()
作者:漫步星海      更新:2023-02-19 04:23      字数:3049
  “赵老弟,以后老哥就靠你照顾了。”一个皮肤被晒的发红的男子从赵康手中接过2000元人民币笑着说道。

  “吴大哥过谦了,你这条渔船比我的身价值钱多了!以后我的旅客也要吴大哥多照顾一下。”赵康谦虚的说道。

  “共同发财,那我就招呼着船员装货了。”被称为吴大哥的人笑着的说道。

  吴志鹏就是赵康昨天乘坐的那条前往西沙打渔的渔船船长,那是一艘两百吨的捕捞型渔船。因为前期因为没有码头,大型船只无法靠近,运送物资的船只只能够在附近海域停留一天等待码头的安装。

  赵康向船务公司打听了一下,租赁一条四五百吨的小型货轮一天至少要5000块。而租赁一艘渔处于休整期的船,赵康只花费了两千块。如果只是两千块现金的话,也不会使吴志鹏那么高兴,赵康附带了以后从ss市往金泉屿的客运业务。当然对方还不能保证随叫随到的那种。

  从sy市来的技术人员共有七位,四位浮动码头的安装人员,二位活动木屋的工作人员,一位太阳能发电站的技术人员。

  赵康拿着货运清单,把所有的物资都装上了渔船,又顺带着购买了一天的食物向着海岛出发。

  “慢一点,再向北靠拢一点!好,慢慢下降。”赵康指挥着从渔船上卸下来一台柴油发电机。然后用小艇送到岸边。这一次一共带来了两台发动机,一家是活动木屋的,一家浮动码头的。虽然木屋的活动板墙现在还无法运到小岛,但是可以钻礁石打木桩了。

  赵康订购了四套活动木屋,一套木屋式的酒吧。实际上这些建筑都是二层悬空式结构,等于把一间屋子用几根柱子从地面支了起来。远离海面,免得潮水涌进室内。赵康把四套木屋和酒吧设计在沙丘的南边的礁盘上。

  这里的海水深度平均在三四十厘米,赵康订购的一层木桩是有两根一米三的木桩凭借起来的。这样就是达到金泉屿最大的涨潮高度,木屋也不会被淹。四套木屋有各自的楼梯汇聚到一条通往小岛的木桥上。酒吧也会与木桥相连。

  给活动木屋的技术人员指定好打桩的区域,赵康就向小岛的东边海域走去。这里是赵康规划的码头。不过专业的东西,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员来操作。

  “赵老板,我们刚才划船在周边海域测量了一下。岛屿东面离岸边三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处海域水深达到了六米,长度大约一百米左右,配合周围良好的水域环境,码头建成之后停泊可停泊一千吨级的船只。但是为了安全考虑建议还是要把船只控制在一千吨以下,由于浮动码头的不稳固型,和码头的停泊距离较短停靠较大型船只会容易发生事故。”一位技术人员介绍道。

  根据赵康的要求,浮动码头组装成功之后,是一个t字形。竖行的‘一’用来连接小岛的海岸以及停靠一些小型的船艇,横行的‘一’是给货运和客运的船只停靠。当然这是简易的码头,就没有那些大型的移动吊塔用来卸载物资。

  混凝土结构的永久性码头的安全性和效率比起浮动的简易码头高出n倍。但是混凝土永久性码头的建设周期和建设资本真的都不是赵康能够负担得起的,而且这些码头的基础设施对于只有0.04平方公里的小岛来说,是一个大大的浪费。

  技术人员设计好船只进出码头的航线之后,就开始钻基桩和拼装浮筒。

  赵康和两位跟船的渔民,从渔船卸载、运送配件。

  “啊芳,我们真的要去那座荒岛吗?”一男子对着身边的女子问道。

  另一个年轻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