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臃肿初现(2)
作者:月雨白      更新:2024-10-05 03:12      字数:2259
>   既然修车都是自己动手,来避过昂贵的人工,为什么不将改装包明码标价出售,配上说明书让有需要的玩家,自行购买改装。

  尼克越想越觉得靠谱,如此一来老玩家对于快速更新迭代的怨言也能消除了,又不会对万户造成太大的资金压力。

  看上去一举几得,是个非常不错解决方案。

  就在这时,电话终于打通了。

  对面万户中国的接线员,是懂得外语的高材生,他将尼克的话都记录在日志上,又在下面写下翻译,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工号,再次誊抄一边递给身旁的办事员,让他转发给负责相关事宜的领导。

  虽然万户的员工增多,企业的制度也在逐渐的正规化。

  像是每一通打到万户中国的海外电话,多会有专人负责记录留档,以备日后查询。

  想到了好办法的尼克,兴奋地想要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打……踱步。但是,那边说了一句请稍等后,就没了声响,知道要走程序的尼克,也只得耐得住性子等待。

  这就是制定一个复杂制度坏的一面,需要处理的步骤越多,反应越慢。

  高桥对此也颇有危机感,虽然万户现在在全世界的员工,也只有不到四千人。其中有三千多人都在中国。

  但是,高桥已经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缓解这已经渐渐露出苗头的大公司病。

  高桥曾经也以为体制僵化、机构臃肿是国企的特点,曾经也天真的以为,只要私有化这一切都会消失。

  但是,知道他现在拥有了自己的企业,他才知道体制僵化、机构臃肿不是国企的通病,而是大公司的通病。

  所谓的大公司病,在几乎所有大企业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就算规章制度制定的再好,执行规章制度的也是人,没有漏洞也会被制造出漏洞。有时候就算是知道有漏洞,但又不能朝令夕改,只能增加监管机构。

  但是,监管机构往往过一段时间又会腐化,监管机构上面又需要监管机构。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怎么可能不机构臃肿。

  而体制僵化也是不得为之。

  现在万户许多事情,想要执行都要有几个人同时签字才能够生效。

  说不定以后会发生上百个人签字,一件事情才能执行下去的尴尬。

  不说别的,就是签字过程浪费的时间,少说也得有数个月,往往会失去最好的时机。

  然而,又不能减少机构。

  一放就乱。

  就算一名员工心无杂念,手里头的权力过大,也会有人让他心生杂念。

  “您好,上面已经将您反映的情况,上报到了曰本本部,请您先挂掉电话,耐心等候曰本本部的指示。”

  接线员那特意训练而来的美国口音,并未让尼克感到温暖。

  他只能放下电话,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曰本本部的回应了。

  好在尼克也经历了许多,心性已经打磨出来了,他没有什么都不做枯等本部的回复,而是完善起了自己觉得可行性最大的第三个方案。

  ……

  “社长,这是中国分部最近的简报。”秘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