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敲楼下的门。
门梁上挂着牛头,牛毛鲜亮,牛角结实,牛眼都还是澄澈的,像活物,却显然是死物。
见沈峯盯着牛头瞧,尹桑说:“这是真牛,不是工艺品。”
“那便是有独特的保存技巧了。”
“当然,”尹桑说,“想知道?”
“实不相瞒,好奇。”
“山人自有妙计。”
“......”
门“吱呀”一声,从里头打开。医婆看到沈峯,眼神疑惑,尹桑说了句什么,苗话,沈峯没听懂。医婆这才让开身,让二人进门。
苗药沈峯有所涉猎,因为老爷子一直在扶持一些苗药企业,退休后的工资大半用在投资苗药,所以他也打听了一些消息。
苗家医药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提起苗药,常常与神秘、神奇这样的词挂钩,苗族民间也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更有“无毒不生病,无毒不治病”的悖论,使得苗药和毒,密切不可分。
这便更让人好奇。市面上能购买得到得苗药,多是些茶汤类药物,养生法子居多,别的,听闻都不外传。像今天尹桑这样,伤得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但她敷过药,就没再见疼,手指能动,说明不是麻醉。
一进屋,沈峯就瞧见许多酱缸,大大小小堆在墙根,墙面上许多动物躯体,和门口的牛头一样,看着像活物,实际上都是死物。
屋子中央也有灶,下边生火,几根柴,火不大,三角铁架上,放着一口锅,小孔冲出白气,里头有液体汩汩作响。
有点文火慢炖的意思。
灶上方,挂着几条蛇,已经被腊干,黑漆漆的,只能凭形状辨认。
尹桑撞撞沈峯的胳膊,“吓傻了?”
他皱眉低头看她狡黠的眼,“嗯,能治么?”
“世间唯有蠢,无药可解。”
医婆一直在一个大号酱缸前捞着东西,捞好了叫沈峯,“小伙子,帮我盖上。”
沈峯看一眼尹桑,走过去,端起厚重的盖子,严丝合缝盖上了,刚阖上,里头就有东西顶撞着盖子,“当当”响。
医婆把大锅取下,换小锅,把捞来的东西搁锅里,沈峯这回看清楚了,是几只虫子,他不认得,只觉得形状怪异。
医婆对尹桑说:“去里头,拜你外婆,不要出来。”
尹桑刚阖上门,沈峯就抬眼,看着医婆,她的眼睛澄澈,没有老年人常见的浊白,忽略她皱巴的皮肤,她的眼,很年轻。
他知道她有话跟他说。医婆对上他的眼睛,笑了一下,“小伙子,坐。”
两人坐在灶边,边看火边聊。
医婆小时候没读书,很早就外出过工,讲得一嘴普通话,有赖好记性,现在沟通都没问题。
她说:“阿桑说你是尹家的女婿,那便是认你,她认,我就不为难你,你把这个喝了。”
灶上的小锅,刚开,虫子已经不见,只有一滩黑水。
很烫,味道也不好闻,好在量不多,沈峯晃着碗晾了晾,一口饮尽。入口质感丝滑,微苦,回甘,有米酒的香气,过了会儿,嗓子里清清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