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权掌长安()
作者:侯门十三少      更新:2023-03-09 13:28      字数:3125
  董卓一死,剩下的便是瓜分权利了。吕布对王允心存不满,刚刚诛杀董卓之时,险之又险,而这王允和一班大臣躲在一旁看着自己与董卓厮杀,董卓一死,便跳出来抢功。

  说不定,这王允打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心思,巴不得自己与董卓拼个两败俱亡。

  吕布深深的看王允一眼,只是王允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避开吕布的目光。吕布心中愠怒,哼了一声。也无暇去理会王允,擒住了徐荣、李儒等人,吕布命陈卫和秦宜押着这些人前去长安城外大营去收编西凉兵。

  流星探马来报,魏续等人攻破了董卓在长安的府邸,擒住了自杀未遂的董越以及董卓宗亲。宋宪、侯成等人也率兵控制了西凉将校在长安的家属。

  最让吕布高兴的便是,在高顺夺取长安城的时候,樊稠领兵攻打长安,被张辽偷袭了大营,樊稠得知大营被袭,知道后路已断的情况下,命人猛攻长安城。这时的樊稠还不知道董卓已死,吕布命人携带董卓首级,以及徐荣和李儒去驰援高顺。

  樊稠得知董卓已死,心下恐惧,一时之间六神无主。

  吕布见樊稠有撤退之意,便单骑出城,去见樊稠。

  长安城下在两军阵前,吕布横戟立马,如山岳横亘于阵前,虽一人一骑,却犹如千军万马般气势雄壮。

  樊稠闻听董卓身死时便心中有了惧意,正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便见吕布单骑出城邀自己于两军阵前相见。

  副将李蒙、王方等人劝道:“吕布虽然神勇,但其毕竟是一人,又有何惧?”

  樊稠觉得李蒙等人说的也有道理,若是自己表现出怕了吕布,自己在兄弟们面前又如何能抬起头来。

  于是樊稠在李蒙、王方等人的簇拥下,策马出阵。

  “樊将军,本将奉诏讨贼,董卓已伏诛。你为何聚众围攻长安,若是执迷不悟,一步不慎,便会落得个身死名灭的下场,岂不可惜?”

  樊稠虽惧于吕布的虎威,闻听吕布话中威胁之意,也不禁怒骂道:“吕布,你个背住的小人。董将军待你不薄,你竟然恩将仇报,勾结王允等人,暗害董将军。你就不怕天下人笑你吕布无信无义吗?”

  “你说的不错!于公,董卓欺凌天子,擅杀百官,荼毒生灵,人神共愤,天下人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本将奉诏讨贼,秉持的是忠义,杀董卓乃是顺应民心之举;于私,董卓待布不薄,布也不忍背之。但自古忠孝两难全,本将只能舍私而秉义。”

  吕布叹道:“樊将军,董卓已死,如今长安城尽在本将掌握之下,仅凭你这三万人马,难以攻下长安城。就算今日尔等逃去,天下也无容身之地。不若投降本将,本将保诸位西凉将士荣华富贵!”

  樊稠迟疑不决,望向一旁王方和李蒙,二人微微点头示意。

  吕布见樊稠等人心动,便继续劝道:“如今朝廷王允等人,出身于士族,这些人自命清高,即便掌权,你们若是投靠他们,以他们对董卓的憎恶,必然不会善待你等,投靠本将,本将自会保尔等前程。这也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半带劝降半带威胁,双管齐下,只要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吕布话中的意思。樊稠乃是董卓麾下四大外姓将军,深受董卓信任。正如吕布所说,如果他们投靠了王允,必然不会得到重用。这些士大夫出身名门,怎么会看得上出身边鄙的武夫?在这个门阀林立的时代,寒门和名门之间永远隔着一道鸿沟。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投靠他们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