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镇墓鉴(2)
作者:
风流点墨 更新:2023-02-19 23:55 字数:4087
��万,这么一整个石台,价值自然是无法估量。
我又摆头向旁边照了照,石阶旁边的台壁上,好像雕刻着一些浮雕,但是这矿灯的照明范围实在是太过有限,所以我根本就看不清楚。
老赵抬头往上照了照,我就感觉有一束黄光从上面射了下来,抬头一看,才发现头顶的宝顶上嵌着一面巨大的铜镜,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我x,谁的脸那么大,能用这样的一面镜子!”小张直接喊了起来。
老赵呵呵笑了两声,“这镜子可不是用来照的,而是用来镇邪的。”
“镇邪?!”我和小张都非常疑惑,用眼睛看着老赵,想让他给我们说道说道。
“这个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可是说来话长喽。”老赵微微颔首,示意我们坐下,我们三个人席地而坐,围成了一个圈,老赵清了清嗓子,“要从哪里开始说起呢?对了,先说说这玉石吧,玉自古以来都被人视为祥瑞的象征,据说它能够温养灵魂,很多人给小孩戴玉制的长命锁,就是因为这个,
“这‘古玉通灵’的说法,你们肯定都听说过,我就不再多解释了,但是人们大多都只知道玉的好处,都不知道玉的害处,玉,其实是一种亦正亦邪的东西。
“正是因为玉能够温养灵魂,所以往往会招致邪灵,有暖玉与寒玉之分,其中以寒玉最能招魂,这墓里边常年不见天日,阴气聚集,再加上古代往往喜欢用活人殉葬,这里边的怨气更是久积不散,再说很多墓都位于风水学中的养尸之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层出不穷,这些东西你们刚才都已经见识过了,我也就不必多说。
“在这种环境下,要说这玉台上不会聚集阴灵,那是不可能的,要是没有这铜镜的镇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啊!”老赵说着,还用眼睛朝那白玉台瞟了瞟。
我坐在那里,听得浑身直冒冷汗,往四周看了看,一片黑暗。在这种地方讲这些阴里阴气的故事,这情调,真他奶奶的古怪,我忽然感觉我们三个都病得不轻。
“这么说,我们不能到这台子上去了?”小张的语气中充满着遗憾。“我不是说‘如果’吗?这上面有这么大的一面铜镜镇压着,就算真是有什么法力无边的屈魂怨鬼,也能一下子给它照的魂飞魄散。”老赵说道。
“有这么厉害吗?”我有点不太相信,“我整天照镜子,也没见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啊!”“这并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一面‘镇墓鉴’。”我撇了撇嘴,这当然不是普通的镜子了,猪都知道,普通的镜子哪有这么大的。
“你还别不服,这里边的学问可大着呢,”老赵用一种“你还太年轻,知道的事太少”的眼神看着我,“镜子最早的时候并不叫镜子,而是叫鉴。鉴可以用来正衣冠,还可以反射光线,跟墨斗一样,自古以来都是浩然正气的象征,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我和小张没听说过镜子竟然如此大有来头,兴趣都被勾了起来,催促老赵快点讲下去。老赵拿出水壶喝了一口,颇有些得意的咂了砸嘴,继续讲了下去。
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
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
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