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群熊孩子(2)
作者:
爱吃的冬瓜 更新:2023-03-14 13:30 字数:3246
播洪奶奶又坐家门口爆料,她那洪亮清晰的大嗓门,不用刻意去听,也知道他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孙子,乘下午大家都去看戏的空,偷偷跑到洪大爷家的桔园偷柑橘,哪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中途看戏回来的洪大爷发现了。
因做贼心虚,在慌乱的逃跑过程中,误入业余捕兔子的陷阱,左腿的脚底板被尖细的竹子贯穿,当即送往医院,现下已经包扎回来了,洪奶奶心疼孙子,搬了条凳子坐在家门口开骂,”哪个缺心眼的,陷阱放在桔园附近,红老头子也忒小气,小孩子家家能吃了你家多少橘子,大不了去我家桔园摘回去得了,用得着吓唬我孙子,害他踩到陷阱,去医院缝了足足二十针,看他哭得心疼死我这把老骨头了,呜呜...“
我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去厨房灶台上放下碗筷,麻利的出了院门,去赶晚上我最期待的一个桥段—祝英台向师母托媒。还没人还没跑远,就听身后洪奶奶又中气十足的开始新一轮的独角戏,最后还隐约听到洪大爷的声音,我撇嘴摇摇头,场上热闹,场下也热闹,好看的戏是一处接着一出。
照我说这孩子就是简单的淘气,我也是从那个年龄段刚刚过来的,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不紧张,何况我们村还是重点示范村,家家住新房,分山地和鱼塘,这些东西早已经不稀罕了,只是孩子们单纯喜欢的冒险游戏而已,不管家里有没有,就好互撩这一口,今天你撩我一点,明天我撩你一点,还非得当着人家的面来,被发现后赶紧跑开,到最后发现自己偷得是自家的,这笑话比比皆是。
恐怕只有经历过的孩子才知道,这是一个擦边球,以此来逗弄平时严肃的家长们,当你明白他们的心理,以平常心对待,然后正确的引导,他们也就没有了乐趣,自然也就不玩了,但是家长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了判断。
“素乙,明天去山里捡板栗,去不去?”同村的洪霞坐过来问我。
我把连皮一起对半分开的橘子,转手递给她一半,看她接过,我放进嘴里一瓣橘子,咬了一口酸甜多汁,高兴地答应下来:”好呀,什么时候?”
”上午九点,正好露水被太阳晒干,我还约了池青他们,地点就在大礼堂门口集合。“她低头仔细地剥着橘子上的白沫。
我不知道他们要去哪片山林,”金刚山还是东山脚?“
她喜笑道:”金刚山,顺便看看我家那片山茶树长得好不好,估算下今年能采摘多少油下来。“
”恩,一起哈。“我家的我也还没去看呢。
戏台上紧锣密鼓的声音传来,这是提醒大家好戏就要开场了,我和红霞适时结束了话题,很快就听得入迷。
昨晚听戏听得很晚,散场时已经半夜十二点了,早上起来我紧赶慢赶的跑到礼堂门口,洪霞和村里的几个男孩子,手里拎着布袋和柴火钳已经到了因大家从小玩到大,已经很熟悉了,也就笑笑一起往金刚山进发。
路上我问池青:“你怎么不戴个草帽?”
”不怕,我看过天气预报了,今天没风,戴那玩意麻烦。“他特别嫌弃的说。
我们村的老规矩,不管是谁家的板栗,只要成熟掉到地上,都可以去捡,山路有些难行,没走半个小时,腋下就出了不少的汗,我把柴火钳当成拐杖,跟着队伍一步一拄的往半山腰爬去,这片山平时来得人很少,所以花草树木更加茂盛。
快接近半山腰时,大家用柴火钳扒拉着草丛,仔细的搜索着藏在里面的板栗。池青开玩笑道:”我们这架势简直媲美鬼子大扫荡啊,我采茶叶也没这么认真。”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