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五章 八百壮士(2)
作者:
金峙屿 更新:2023-03-19 02:33 字数:2971
�联将在召开大会期间调停中日争端,不听白崇禧、张治中等将领谏言,早日将淞沪抗战部队有序撤往宁浙一带布防,如此既能利用有利地形和在这一线早已修好的战场工事阻击和迟滞日军,又能更好地拱卫首都南京。遗憾的是蒋介石不听忠言,死守上海,却不意日军第十军由军舰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漕泾镇、全公亭等处突然大面积登陆,迅速攻陷只有少量中国守军的金山卫阵地,切断了上海抗战中国主力部队的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再打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蒋介石只得下令撤退。因整个战役战略目标不清,指挥失当,最高战区统帅蒋介石军令朝令夕改,漂浮不定,参加会战的士兵由起初的情绪高昂到后来的信心丧失,军心失稳。撤退时,几十万人毫无秩序地挤在狭窄的沪杭公路与铁路上,而中国空军因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已几乎毫无战力,制空权完全被日军掌握。因此,几十万撤退将士只得被动挨打,被日机狂轰滥炸,死伤无算。
中国军队原本在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筑有坚固工事,以作持久抵抗之计,然溃兵毫无战心,在日军猛追和飞机轰炸之下,纷纷穿过工事逃命,使耗费数年苦心构筑,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坚固工事居然成为摆设,丝毫未发挥作用。
于是首都南京门户大开,使南京政府精心策划的所谓南京保卫战成为泡影,让日军顺顺当当攻陷南京,并对南京实施了屠城,只可叹南京三十余万中国同胞,死于日军的疯狂屠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淞沪会战部队撤退之时,蒋介石为表示上海抗战还在继续进行,以向国联摇尾乞怜,惺惺作态,命五二四团主力二营死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不许撤退,从某种意义上讲,谢晋元他们成为一支被抛弃的部队。
为迷惑日军,原本只有四百余人的二营,谢晋元对外号称八百人,故有后来“八百壮士”之说。
是夜,方云奇正在阵地值哨,忽见一个小小的人影向仓库爬来,稍倾响起日军猛烈炮击。
日军乘夜发起进攻,方云奇不敢大意,立即组织反击。谢晋元和杨瑞符也急忙进入阵地,指挥士兵阻击敌人。
那人影在仓库东面不远处停了下来,方云奇以为被炮火击中,但不久,那人影却又动了起来,拚力往这边爬来。
方云奇跳出战壕,迅速接近那人影,原来竟是一个只有十来岁的中国小姑娘。
方云奇掩着她爬回阵地,斥责道:“你乱爬什么,不要命了!”
那姑娘倔强地道:“我也是军人。”
方云奇这才注意到小姑娘身上穿着童子军军服。
日军未能得逞,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谢晋元和杨瑞符来到方云奇这边,满脸大汗的小姑娘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掏出一面国旗来,对方云奇他们说:“我白天在河那边看见四行仓库周围重重叠叠都是日军的药膏旗,我想要是在仓库上升起我们中国的青天白日旗该多好啊!所以我就给你们送来了。”
小姑娘稚嫩的脸上露出笑容,似乎丝毫不为此行的危险所介意。方云奇、谢晋元、杨瑞符三人十分感动,阵地上的士兵也都热泪滚滚。
谢晋元接过姑娘手中早被汗水打湿、尚有余温的中国国旗,缓缓巡视了一遍阵地上的士兵,大声道:“感谢上海父老对我们的全力支持!我们知道主力部队都已撤走了,但我们所奉命令就是死守四行仓库,与这最后阵地共存亡。所以,大丈夫血洒疆场,军人不会苟且偷生,只能是马革裹尸而还。我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