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鱼龙(2)
作者:短歌重行      更新:2023-03-20 12:42      字数:3445
��现有的理论矛盾,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做些研究,主要方向定位对三叠纪前后两次生命大灭绝原因的研究。”

  姚老师听了,突然抬头看向楚歌,平时畏畏缩缩的眼神里射出两道精光,他追问道:“你想研究生命大灭绝原因?”

  楚歌点头,认真答道:“是的,我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

  姚老师继续问道:“目前的研究将物种灭绝的原因分为两个大类,气温变化和陨石撞击,你支持那一派的观点?”

  楚歌沉默半晌,终于说道:“他们的说法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我并不支持任何一派!”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只有气候剧变和陨石撞击可能导致如此大规模的生命急速消亡,故此分出两种派系,两派各自著书立说,强调自己理论的正确,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派提出过强有力的证据。”

  “做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你说生命灭绝是因为气候剧变,你至少得给出植物演化的证据,如果认为是陨石导致,那就指出陨石坑在哪里。像这种只给出假设,不管证明,把猜测性的结论就当成正确答案发表出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他们的结论或许正确,但论证的过程非常不严谨,甚至不科学,所以我不支持任何一派。”

  姚老师静静听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映,半晌,他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大家说的都不错,就按你们各自的想法去做,有什么不懂之处,及时联系,现在都去休息吧。”

  这一夜,楚歌休息的不错,姚老师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起,几人简单的吃过早饭,就坐车前往化石场,化石场距离基地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而且是非常崎岖的山路。楚歌租的商务车根本开不进去,几人挤在一辆破吉普车上颠了半小时,才终于抵达。下了车,几人穿戴好专业的装备,来到分配给他们的考察区域内,开始干活。

  古生物专业的现场勘查工作,可以用枯燥,繁重,无聊几个字来概括。工作人员带着设备,爬在地上,对着半出土的可疑的目标仔细雕琢,既要刻画出目标的全貌,又不能对目标造成任何损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化石,通常需要一个人几天的时间,才能在磨出轮廓。更令人郁闷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精心雕琢出的作品,或被证明只是普通的岩石,或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的碎片,于是花掉的时间全都白白浪费,还得重新开始。

  楚歌现在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整天左手拿着尖头锤,右手拿着小毛刷,和石头们较劲儿。他没有经验,挖出的东西里以石头居多,偶尔发现两块小化石,也是没什么意义。

  半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在这期间,姚老师在学校有事需要处理,已经先一步返回了燕大。留下4名学生继续考察一段时间。姚老师一走,白晓宁每天晚上都要来楚歌的房间,披着湿漉漉的头发,穿着清凉的衣服,带着刚出浴的香气,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两人闲聊的时候,楚歌也好奇的问她,姚老师怎么说也是燕大的正教授,一个系的主任,怎么落魄到这个境地。白晓宁叹气,给楚歌讲了姚老师的故事。

  姚老师并非出身名门,本科到博士都是在一个普通高校就读,毕业了也没出过国,就直接留校当了老师,不过他的天赋当真还是不错,几年下来,凭借认真专研的精神,也扎扎实实的发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古生物领域闯出了名号,并在三十岁出头的年龄,就评上了正教授。

  此时,燕大招聘,姚老师成功应聘,成为燕大的教授,博士导师,当真是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