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伏击(2)
作者:遇塘而居      更新:2023-03-21 10:37      字数:4085
�他命令各部严整以待,发现散布谣言者扰乱军心者军法从事。接连毙了俩个逃兵后。这股撤退的风气才刹住。但别的保安团的人王洋又没权管,也不想管。只得让他们的团总带他们回各自的县。很快侦察兵回来报告,日军根本就没有前来。是有的人想撤又怕抹不开面子,才想出这招浑水摸鱼。王洋知道这帮人靠不住,但没想到这帮人这么靠不住。这兵败如山倒的风气,把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部队都给影响啦。这样王洋知道了军心这东西对于士兵来说很重要啊。

  这样一闹,整个溧水镇就剩下王洋的人马。镇长怕王洋也率部离开,赶紧的给王洋送钱送粮。这让王洋有的犯难。溧水镇离龙城最近,无遮无缆的不利于自己。要是在这里阻拦日军,自己这点家当拼光了都没用。自己不傻,这样的买卖自己不干。但就这样回去还是有些不妥:一来,这次出征到现在官兵的士气已经严重的低落,士兵开始畏战。二来,就这样回去,很难跟老百姓交待。当初率部出来时全县老百姓前来送行。这连日军毛都没见到就撤回去,这也太丢人啦。王洋看着镇长殷切的表情说道:“守土抗战是军人的职责,我王洋愿率全团官兵与日寇决战。”

  王洋召集军官开会,宣布命令自己要在此跟日军打一仗。各级军官都表示同意。汤姆这时说道:“王,你要和日军作战,我同意。但是这个地方不适合和日军作战。不仅在人数上、火力上和他们不对等。更重要的是日军刚刚迫使新编五十七军投降,士气高涨。而我们的士气有些低落。按照你们中国的孙子兵法中讲的,天时地利人和没有。这仗在这打,恕我直言,必败!”说完之后汤姆看了看王洋。

  王洋知道汤姆所说的是实话。但是他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想法。汤姆见大家正在思考自己的话时接着说道:“所以我建议回莱县。那里我们有现成的工事和广阔的回旋空间。日军的机动性将得不到发挥。我们就可以等待你们的蒋委员长的中央军的反攻。”谢世才也同意汤姆的想法,他认为就算中央军不来,到时自己也可以从莱县南下黄河没有必要在此耗尽自己。其他的军官一听觉得回莱县和日军作战的把握大。纷纷同意先撤回莱县再跟日军决一死战。

  这时王洋说道:“各位说的有道理,但是各位想想。我们就这样一枪不放的回莱县。那让莱县的老百姓怎么看我们。我们吃了溧水镇老百姓的粮食,拍拍屁股就走。你们能走的心安理得吗?反正我王洋做不到。”这样一说大家都沉默。接着王洋又说道:“不管怎样,我们在此先打一仗再做打算。”这样一说大家都同意。

  王洋前思后想决定根据后世共产党宣传的平型关大战的模式。在当阳县拐子谷设伏。拐子谷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内有一条可以通汽车的官道。王洋把战场选在此地,因为这是个理想的伏击地点。王洋暂时没有把这个设想告诉大家,只是命令各部向当阳县方向撤退。为了不使日军察觉自己的想法。保安团白天表现的要与日军决一死战,晚上全部撤离。

  王洋这一撤,消息就传到龙城日军司令部。北野川本来打算派一个大队前往剿灭龙城附近的驻扎的保安团。当他得知周围的保安团撤的只剩下莱县保安团时,就决定派一个中队前往。这次又传来莱县的保安团刚刚撤走了,还感到有点奇怪。这时侦查的士兵前来报告说,莱县保安团收了溧水镇的钱粮后,连夜开溜撤回莱县。在北野川心里中国的大部分军人都是这样。关键时刻总是保存实力,还不忘捞上一笔。这个莱县的保安团的领头的也是这样。再加上他觉得龙啸天都拿下啦,在整个龙城地区,没有任何的武装可以反抗皇军啦。就从这次救援龙城的保安团来看,这帮人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在眼里。用一个班前往绰绰有余。当即命令吉川带领一个加强班前往当阳县,为接下来的皇军进攻打前站。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