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转兵中条山2()
作者:遇塘而居      更新:2023-03-21 10:38      字数:4059
  王洋的抗日救国军继续往中条山进发。一路上宣传抗日救国,一路上征粮招兵。这自然会引起当地武装的注意。对于这一点,王洋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会根据当地武装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比如驻扎团级以上兵力的地方选择快速的通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团级以下的武装,看他战斗力的强弱来判断是否停留宣传补充。

  部队从阎三的地盘出来之后。又经过了日占区,伪军的防区。到了快进山西的地界啦!一般的边界地带,情况复杂,权利又会处于真空。这里征粮招兵倒是个好地方。王洋决定在进入山西境内之前,在这三不管的地带再做一次停留,为期三个月。一来继续招兵练兵,争取进入中条山时,部队能够团级满编。二来他也要到西安为自己的部队进入中条山弄个合法的身份。毕竟就这样过去投奔,不仅会被人看低,还会随时当炮灰用。自己来这是为了得到补充,壮大实力。准备随时反攻龙城的,不是来这当炮灰送死的。所以去西安的这一步很关键。不过眼下应该在这站住脚,然后自己再去西安求援。

  王洋并没有选择入住镇上而是选择靠近山脚下的有二十几户人家一个叫卧牛庄的小村庄驻扎。之所以选择这里还是从避免招摇,安全第一上考虑。不过这样的地方来了一支八百多人的队伍。还是会引起周边武装的注意的。谁也不想自己的地盘上来一群陌生的武装啊。

  卧牛庄地处两省交界处,也不知道具体归哪个省。只知道离常平镇近一些,有大概三十里远,而常平镇又属于晋城管。就当它属晋城管吧。不过这个村庄的粮食不是交给政府而是被附近土匪收了保护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日军没来之前政府就在这收不到粮,这日军一来。政府更管不着啦。常平镇驻扎着国军的一个团,往北是谷口镇那里驻扎着日军一个中队,离卧牛庄有大概五十里路。而谷口镇的西南面是八路军游击区。往东是碑林镇那里驻扎着伪军一个团。离这里大概有四十里路。所以王洋的队伍以后要去中条山必须的通过常平镇。

  卧牛庄附近山里的土匪是一个叫段峰的人管着,这人在这一带活动了十几年,杀人如麻,心狠手辣,人称段阎王。附近的百姓对他敢怒不敢言。他跟碑林镇的伪军以前是拜把子的兄弟。所以他跟日本人是有联系的。就在王洋带着队伍入住卧牛庄时,村里就有段阎王的眼线向他报告了所有的情况。段阎王看见王洋的队伍,人数虽说有八九百人,但是枪少,也不过才四百来支。自己却有六百多条人枪,两挺捷克式。而王洋的队伍后勤和机关人员多。穿着破烂了一些,让人觉得是一支溃兵。最重要眼线报告王洋的队伍中还拖着两个贵重的箱子,有专门人看守,粮食物资也不少。这让段阎王动了心,他猜测王洋这支队伍应该是东边逃过来的某个县保安团武装。要不然拖着几个看起来贵重的箱子干嘛。这两个箱子里面装的是抗日救国军的军资有大洋、金条、首饰。这可是王洋扩充军队的资本。

  段阎王带着弟兄们就下山去啦。土匪消息灵通,来得这么快到让王洋有些意外。当他了解到这帮土匪的情况和来意之后。王洋决定杀了他用来立足,让老百姓相信他。他知道土匪对于踩过界的人是毫不客气的,用对付阎三的办法来对付他是没有的。土匪要的是财物,武器和女人。其他的他们不会考虑的。再说自己眼下枪少人少。部队又是长途跋涉的,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土匪怎么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针对现在的情况,王洋找来三个连队主官说道:“土匪情况不明,既能他敢来应该是摸清我们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贸然出击,我决定二连三连,守住村庄四周。严防土匪攻进来。我们的弹药有限,不可随意开枪。争取一枪一个土匪。具体的布置由郝得志负责。”郝得志和谢世才接到王洋的命令后,带人出去布置了防御。好在村庄比较小,两个连也能防的住。

  王洋接着找了大龙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