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 黄泥圬三尺,青岩砌十丈(三)(2)
作者:
小澹石 更新:2023-03-25 09:14 字数:3971
�你莫不是想以后不下田、不挑担子,故意找来这些借口?”
“谁说我不下田?只是双肩不能去挑那些重的事物而已,万一压矮了,就不能入禁军了。”宿平纠正道,私下还嘟哝了一句,“谁让你自己就生得这么……”话还没完,就被父亲陡然怒睁的双眼给逼回了肚子。
母亲这时开口道:“我看邱兄弟也是个忠厚的人,不会拿些玩笑话去骗小孩子。自古朝堂之上,除了文相,还有武将,既然咱们读不起书,就让平儿去试试参军,未必不是个出路。”
“那就听你母亲的,去参军!”父亲立马变脸附和道。
母亲瞪了父亲一眼,对宿平道:“你邱叔叔教你什么法子,我不清楚,也不想打听,只是必然很苦。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咱们这样出身的人家,老天不会平白的送好事上门。你可不要辜负了邱叔叔的一番好意。”
“可听明白啦?”父亲在一旁道,“你要不用心,我以后叫你天天挑担子。”
宿平点了点头。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父亲便到地里给庄稼放水去了,母亲和宿平也出了里屋,见宿灵已经把那朵牡丹绣好了,正在拆底子。母亲拿起来瞧了瞧,高兴地夸了两声,灵儿便神气地对哥哥仰起了脖子。宿平心中有事,也不跟她计较。
呆到申时又过了几刻。按乞巧节的习俗,母亲和宿灵提了个篮子,就要出门去溪边沐发。宿平也说要去溪里洗澡,就一同跟了过去。
衡山之上有几处泉眼,其中便有一处泉水略多的,在村旁汇成一溪。村里的女人极少在外沐身,至多只在夏季来溪边洗个头发,她们通常在溪水的上游,男人和少年们则在中游冲凉嬉耍,下游一般都是洗菜涣衣的地方,这已是村里的约定俗成。
宿平陪了母亲和妹妹来到中游,便不再往上去了,她二人向前又走了百来丈,小溪在那里拐了个弯,被几丛竹子树木遮住了,里头隐隐传出了几个声音,想是已经聚了些沐发乞巧的女人。
宿平脱去衣物走入溪中,不知怎地也没了耍水的兴致,便轻轻地躺了下去。清明凉爽的溪水很快漫过了他的额头,将他整个头浸了进去。宿平在水中睁开眼睛,透过水面看向当空的太阳,那光此时并不刺眼,柔柔的照在他的肚皮上。
“要是站在日头下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那该多好啊。”宿平不由地想道。
他平日不大喜好和其他的同龄玩耍,时常一人跑到这溪里,久而久之,水性渐佳,也能在水下憋上很长一段时间不出气。
这是他第四次换气没入溪中,依旧仰头看着水中的天空。突然一个黑黑的事物从他眼前闪过,接着就感觉大腿被东西砸了一下,虽不甚疼,也惊得他立马跳起身来,还被溪水呛了一口,鼻腔生疼。
他的头刚一出水面,就听见一个声音在旁边叫道:“大舅子,看你平时斯斯文文的,原来是同道中人啊,哈哈——”
这个笑声异常猥琐,宿平在抹脸的时候,就听出了是王小癞子来了。等他眼力恢复的时候,向溪边扫了半圈,那里站着七八个少年,王小癞子就在最前边……还好,没见到他家的大黄狗……
宿平的目光最后停在一个少年的身上,这人站在王小癞子的身后,一袭质料上好的轻薄白衫,长相清秀,却扯着和王小癞子一样的嘴脸,笑嘻嘻地正在看他。
他怎地也来了?宿平想着,嘴里却驳道:“谁是你大舅子?谁和你是同道中人!”原来早上采晨露的时候,王小癞子朝他说的那一句唇语,嘴型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