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 多情往南去,老庵谁人忆(三)(2)
作者:
小澹石 更新:2023-03-25 09:17 字数:3736
到南墙不回头的,是以那人要是不在徐国,她定会取道再去郑国、夏侯国,直至两人相见的那一日……”
宿平忽然道:“若真有那一日,那个男人……还认得姐姐么?”
伊婷轻道:“都不重要了……”
这时,继老头突然闯进了园子,嚷道:“你姐弟俩,在说什么悄悄话呢?”吓地二人赶忙收拾心神,朝他望去。
宿平道:“继爷爷,你怎地不听戏了?”
继老头道:“听得倦了,想出去松弛松弛筋骨——小子,我看你整不是跳就是吹的,也闷得慌!明日陪我去衡山上溜达溜达如何?”
伊婷点头道:“老先生说得对,宿平你也该出去走走了,衡山上有许多寺庙、道观哩。”
……
第三日,宿平随继老头到了衡山脚下。
南岳果然名不虚传。
遍岭墨绿,中有枫林之红;庙观熏旺,偶遇石径之幽。
此处比起同属一脉的半山沿的深山老林,更因游客络绎、香火不绝,而别具人气风情。继老头并没有去拜会那每日记挂他的佛祖,而是到了东山的道观所在。
衡山目下的道观,有八座之多,可老头依旧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座停下。路过最后一个“九真观”,辗转数步,又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蜿蜒盘上向北行去。老头那副轻车熟路的模样,教宿平咋舌不已,偏又不敢开口询问。
路上再无他人,沉默地走了许久,终于到了后山幽深之处,却是柳暗花明。
眼前是一座古旧的小道观,显是年久失修,但正是因为如此,反倒与周围之物和谐一体,予人浑然天成之觉。这道观灰朴深痕的大门紧锁,上有同样岁月沧桑一匾,落字“白云庵”。
继老头轻“咦”了一声。
宿平这时也道:“继爷爷,这里不闻人声,且那大门上了铜锁,好似是个无人之处;但看外面,却又有人打扫过了。”
继老头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宿平发觉老人自从踏上了那条小径,就一改平日作风,毫无半点游戏之状,反而神情肃穆,当下也不再开口。
片刻之后,继老头迈开跛脚,走到门前,突然伸手摸向那个铜锁,只听“咔、啪”的一声,那方铜锁便落在了地上。
宿平惊道:“继爷爷,你……”
老人转头过来,对宿平微微一笑:“要不要一起进来?”
宿平点了点头,一老一少,推门而入,日光同时扑门而洒。
道观的正中,摆着一个大龛台,龛台的上方摆着一尊木雕人像。这人像席坐,与真人同高,左手捏着一根拂尘,平放腿上,右手掐起一个指决,竖置腹前,身上油漆虽已掉落,但仍能看出是一袭黄色道袍,腮鬓之髯垂襟,长须落胸,慈眉善目不知如何雕刻,及至今日依旧栩栩如生,头顶上如继老头一般,只扎了个道髻,却不戴道冠。
老人静立龛前,两眼望着那雕像,良久,才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修短在己,得非天与,失非人夺……”1
宿平只觉心神一阵恍惚,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继老头忽然屈腿席地一坐,如那雕像般做了个掐指之状,闭起双目,好似忘了旁边少年的存在,自顾轻轻念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