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谈兵有深有浅(2)
作者:广渠门内      更新:2023-03-23 03:41      字数:3125
��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秦军此行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十四个月,大战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战略决战和消耗战。这是第一败。”

  “第二败是经济基础。早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一切,赵国虽然在这当中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可是赵国从上至下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忽略了国力的制高点发生了转变,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尤其,在对垒中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骑兵的方法,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和弩兵进行封锁。由此,赵军已经彻底地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优势。”

  “这时候,毫不客气地说,赵国应该主动割地求和,以图保住赵国最珍贵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军队资源,才是上策。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人有这等大气魄去想到这一点。又或许,寸土不让的情怀成为赵国精锐部队覆灭的导火索。这是第三败。有了这三败,可以肯定的说,无论换谁来,或者是廉颇继续坚守下去,赵国也是输定了。”

  说到这儿,众人纷纷点头。

  别说,这位唐总说起来很是轻松,娓娓道来,但是言语之中引用了很多历史论据。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对此段历史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这个李中明,也真是耍小聪明,如此低看唐总,这会儿才算是知道碰上真正的硬茬儿了。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由于军队的大规模对垒,人员和物质消耗巨大,使得赵国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政治集群,心灵变得脆弱。于是,使用擅场进攻的赵括,换下丧失斗志、只知坚守的廉颇!”

  “从当时来看,这应该是一招好棋。很可惜,截至此时,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双方的对垒阵式已经完全形成,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足够实力和秦国掰手腕的赵国,是必输无疑了,只是看输多少和输多大而已了。加上临阵换将,新统帅上任后又要二到三个月磨合才能形成战斗力,而且他们对面的秦军将领白起也是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第四败。”

  “于是乎,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国的国力已经基本耗尽,而秦军又不断加大包围的严酷程度。所以,形势不可逆转,加上赵括上任后也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当然这个错误也挺让人敬佩,那就是‘以身殉国,抵死反抗’!”

  “可别小看这种反抗,就是他对面的‘战神’白起也是敬佩不已。由于赵括的拼死反击,给秦军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伤亡。最后赵军被骗投降后,秦军还要不得不用最残暴的集体屠杀来泄愤。后来有史料显示,秦军的战斗力折损一半,也就是二三十万人。”

  “要说赵国四十万降卒被屠杀,可秦军也损失二三十万人,这还是在赵括身死之前,说明秦军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因此,长平大战不但是赵国心中的永远的痛,也是秦国心中永远的痛。长平大战后,秦国数次被其余五国痛打落水狗,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郊区的蓝田一带,用了二十多年才恢复元气。”

  “由此可知,赵括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尤其是他带领精锐拼死出战,虽然身死,却英勇无畏,难道这种精神不应该值得我们提倡么?总是以成败论英雄,也有失偏颇吧?”

  “好啦!”他笑道:“这纸上谈兵也说得差不多了,中明,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听到他的问话,李中明的脸“腾”的就红了,喃喃而道:“唐总,我是真服了!一开始您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