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八仙过海神通(2)
作者:
广渠门内 更新:2023-03-23 03:46 字数:3137
��
“是!”周春秋清了清嗓子,“我的意见,主要有三条。第一,市委及各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不但不应该减弱,反而应当加强。而且有必要明确,没有极特殊的原因,一律不能请假。不能出现一个班子有十多号人,可一旦到了理论中心组学习,有一个领导在就不错的局面。第二,对于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必须予以明确,这是正确的意识形态得以确立的关键。第三,对于一些小是小非问题,也绝不能含糊。积小为大,积少为多。我们现在的忽视和淡薄,往往都是对小事情不重视,日积月累下来,可就成了大是大非,再想矫正,可就难了!”
“说得好!真是说得太好了!”王亦选带头鼓掌,“我看,春秋同志说的这三条,可以直接写到咱们西京市委的落实意见中去!咱们可以再捋捋,哪些是最紧要的大是大非和小是小非。照我说,如果这些问题搞明白了,不光咱们的落实意见可以写出来了,下一步的工作抓手也就有了!”
再看唐卡,这时仍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着。
要说这整个西京市委,除了王亦选最让他佩服之外,也就得属周春秋了。
周春秋的理论水平非常高,是从牛津大学毕业的“海归派”,一直就属于学者型官员。更为难得的是,这位“海归派”来到西京后,很接地气,没有什么高知分子的架子,很能和大伙儿打成一片。来了这么些年,整个西京的大街小巷几乎走了个遍,对西京非常熟稔。
所以,在西京的权力场上有一个“周林争雄”的说法。
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一旦王亦选高升,上调省里或中央,那么腾出来这市委书记之位,并不一定就是林江越接,至少很大一部分人会把票投给周春秋。而且,这还不只是一般老百姓的想法,在整个西康省的上层,也有不少人持此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两年前,王亦选就和唐卡私底下商议过。
当时,他们已经决定正式对付这个“林季张越联盟”,还担心这个周春秋如果置身事外,或者坐山观虎斗,静看王、林二人相争,自己等着捡漏,那可是大麻烦。
不过还好,后来王亦选带着他一起,通过对周春秋的互相试探到坦露心迹,已经可以明确,周春秋选择与王亦选一头,站在“清流”之侧。他们二人,才算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己方有此良将,幸甚至哉。若非友而敌,那可真是心腹大患、灭顶之灾。
王亦选夸赞完周春秋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程君平。
程君平也不相让,侃侃而谈:“接下来我说说吧!在召开这个紧急会议之前,我们对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非常明确,也很生动,比如说提具体要求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那就是最近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很是混淆视听的说法。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206位将军,而我党军队只阵亡2位将军,这是不是充分说明了双方在战争中的投入与产出?”
说到这儿,会议现场的气氛为之一变,顿时变得活泼起来。
要说程君平不愧是老宣传,说话时举例子,这可是长年搞宣传工作才能悟出来的道理。
说话,就是宣传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一通说,哪怕是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不举例子,听的人也只是空对空,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是一举例子,就不一样了。既能让听的人想听下去,还能对这个例子印象深刻。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往往举一个例子,再引发几句感悟与启发。能够熟练运用这样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