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福州望北楼(2)
作者:龙之曜坤      更新:2023-03-25 23:26      字数:3627
�第一个表示了同意。丁健还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只是连绵的细雨阻碍了张曜宗的好心情,没谁会在大雨天出来摆摊,除了沿街的店铺开着门,小伙计懒懒散散的倚着门站着。大街上没有人来人往的繁华。

  “走吧,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去望北楼坐坐吧。”张曜宗也没有逛商铺的兴致。福州的望北楼是张曜宗和黄富第二家开的连锁店,当时如果张曜宗没有去临安,也许就是第一家了。

  望北楼取的是北望河山之意,提醒人们在奢侈享受之时不要忘了北方故土。与临安艮山门的意思一样,汴梁有艮岳,临安有艮山门,就是临安的东北城门,面向北方,寄托了宋人的哀愁和思念。艮山门一直遗存到民国才被拆除,后世只是立碑纪念。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吃饭的时候会想到如今只是苟安于世?宋人的头上一直还悬着一柄利剑。只看还未到中午,望北楼前已经车马簇簇,人来人往。就知道宋人只想着眼前的安宁,没人去考虑长远的事情。不过这也是社会的必然,中国封建王朝一贯的愚民教育。

  中国的老百姓是善良的,只要有一条活路就不会造反干杀头的事。同样的,如果金人给百姓一条活路,百姓也不在意谁坐在高高龙椅上。南宋继承了北宋的科技文化,在朝廷南渡以后又大力发展商业,人民的生活水准又迅速提升上来,追求生活品质的愿望就提高了。望北楼并不是一家平民酒店,可以说是高消费的场所,看张曜宗这十几家店没有一家开在小城镇就知道了,基本都是各路的首府,除了最早的旗山镇的黄记酒楼,不过现在也成了员工培训基地。望北楼已经成了达官贵人交际联络的场所,在这里谈话说事已经成了一种面子。顺带着也带领了潮流,一些中等商人也渐渐以能在望北楼请客吃饭为荣。实际上已经成了宋人骄奢淫逸的象征。张曜宗对此只能无奈的苦笑,自己开望北楼是为了筹措资金,建立更大的事业,最终是为了北逐金人,还我河山。可是望北楼现在又成了消磨人民意志,纵情享受的象征。还真是讽刺。

  望北楼的装修在张曜宗的坚持下都是统一风格,让人可以到了每处地方都能见到相似的酒楼,带给人一种亲切感。门口有两个迎宾,按后世的经验放两个美女最好,但现在妇女直接抛头露面的地方不多,除了妓院。张曜宗也就入乡随俗,每店门口要求放两个伶俐的伙计,要眼里勤快的,见到客人来了,要高喊“客官您来了,客官您里面请……”要真正的做到热情洋溢,碰上熟识的客人也要能热络几句。

  进了望北楼就是二层小楼的格局,一楼大厅,二楼包房。正对大门的就是一个高台,两侧更有小楼梯连接,在高台后汇成宽楼梯直通二楼。高台上就是预留的文艺表演的舞台。现在的酒楼没有谁家有文艺演出,望北楼这一形式很快就对其他酒楼造成冲击,谁也不想孤零零的吃饭喝酒,在吃饭喝酒的同时还能看看免费的歌舞,对客人也是一种吸引力。更不要说望北楼还有什么每月优惠日,办卡优惠。不是没有别的酒楼学习望北楼的营销方式,但是望北楼隔一段就出一个新招,让后来的追赶者应接不暇,就自动放弃了追赶望北楼。现在的望北楼已经是大宋首屈一指的酒楼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别的酒楼的饭菜你总能在其他地方吃到相似的,但是望北楼的饭菜你离了这里就真的吃不到了。

  三人已经到了福州的望北楼门前,早有伶俐的伙计迎过来,“客官您好,看您有点面生,是第一次来吧?那您可算来着了,别的我不敢说,就咱望北楼的特色菜,那可是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张曜宗笑了,这小伙计不错,还没怎么着,就先把望北楼的优点夸赞一番。

  “三位客官,您是坐大厅还是做包房呢?让小的说您今天坐包房最好,今天有福州最好的歌姬表演,您在包房里就能看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