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家庭会把孩子考上中专看成是“天大的喜事”,如同婚丧嫁娶一样地“过客”,大摆宴席,甚至请戏班子唱戏,请电影队放电影,亲戚朋友都会来送礼恭贺,而考上高中,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即使你厚着脸皮“过客”,别人也不会来捧场。
说实话,就算腊梅和敬文都考上重点高中,仍然没有办法解开方爸爸的愁肠百结。在孝感城里读书,学费那么贵,每个月的生活费得好几十。虽说实行农田责任制后,家里分得了两亩多河畈地,但地里的出产加上他的工资,还不足以负担两个孩子进城上学的开销,何况,家里还有一个刚刚进入初中的方敬武
皇天不负有心人中考成绩正式出炉时,带给方家巨大的惊喜:腊梅过了中专线,敬文过了重点高中线。
这样的结果是全家人最愿意看到的:后劲不足、发展潜力差一些的腊梅捧上了“铁饭碗”,而冲劲十足的敬文,则有希望去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
前段日子阴云密布、被沉闷的空气所笼罩的方家,霎时间云开雾散,有了一种拨开乌云见太阳的感觉。家里每一个人的愁肠都解开了,每一张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两个金榜题名的“英雄”在大姐方红梅的率领下,欢天喜地地去孝感中心医院进行了体检。
一切都比较顺利。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尽管心情焦急,但还是快乐无比。
外人的羡慕嫉妒恨,让方爸爸更加开心。他整天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显得喜气洋洋的,碰到每一个人都主动打招呼,挑水担粪时,还自我陶醉地哼着楚剧百日缘,简直就是个快乐的大男生
前段日子一直愁眉不展的方妈妈,也变得容光焕发,走路脚步轻快,做事浑身是劲。人啊,都是靠精神活着的。
方爸爸和方妈妈甚至在商量着“过客”通知哪些人来,计算着可以收多少礼金。
腊梅填报的志愿是孝感师范学校。她想和姐姐一样,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孝感师范学校位于花园镇附近的五里棚,那是姐姐的母校。姐姐的男朋友王加林又正好在花园镇牌坊中学工作。
多重原因让这个18岁的小姑娘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都与那个叫五里棚的地方联系在了一起。她甚至询问过姐姐,五里棚与牌坊中学之间有多远,幻想着将来在师范里读书时,可以利用周末去看看未来的姐夫,或者与王加林一起结伴回方湾镇。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只要录取通知书一来,方家就可以热闹起来啦。可是等啊等啊,直等到方湾镇中学其他过中专线考生的录取通知书都来了,敬文上孝感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腊梅同学的却杳无音信。
眼看就要进入八月下旬,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家人再也没有耐心这样被动地等下去。
在方爸爸的催促下,红梅和大弟敬文一起,乘车赶到了花园镇,又步行到孝感师范学校。找熟悉的老师,找过去的班主任,找校长书记,最后得到的答复是: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收到方腊梅的考生档案。
姐弟俩着急万分:这怎么可能腊梅的档案投到哪里去了呢
别人说,这得去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查询。
于是,他们又从花园镇坐火车到孝感城,心急火燎地赶往教育局。
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最初不让查。方红梅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开了。方敬文也是低三下四地说好话,恨不到给别人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