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5)
作者:
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5 字数:7579
�加林如果与银行的男同事们比较,他同样会感到委屈呀!整个新宿舍楼二十四户人家中,他比哪一家的男人做的家务事都要多!人事股长陈晓东,都快退休的人了,居然还不会做饭,连面条都不会煮。加林能跟别人比么?
特殊的家庭条件摆在这里,双方的老人都不能作指望,注定了我们必须承担更多的家务,必须履行更多的责任。况且,三口之家又能有多少事情呢?一日三餐,洗衣洗碗,拖地做卫生,这些事情能累死人么?人是应该有点儿牺牲奉献精神的。加林有些委屈在心理埋怨红梅,我并没有指望在事业上得到你的支持,甚至没有想到自己将来生病或者遭遇不幸时,能够得到你悉心的照顾。多做一点儿家务事,你就满腹牢骚,你能算好老婆么?我们能算美满夫妻么?
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圆满的答案。他们在做家务事上的分歧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红梅对加林还有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觉得他对她娘家的人帮助太少。无数次,她这样质问王加林:“你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结婚这么些年来,我的亲戚六眷沾了你什么光?享了你什么福?得了你什么好处?”
女人为什么嫁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意思就是女人嫁人是为了找一个能够养活她的人,而按照方红梅的逻辑,光养活她本人还不够,还必须让她娘家人得到好处。
要是赋予这样的使命,王加林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因此,他常常感觉羞愧,觉得无地自容。
唠叨是女人制服男人的杀手锏,而先声夺人地强词夺理,又是红梅老师的看家本领。基于这种形势分析,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在方敬文贷款的问题上,加林同志恐怕很难招架得住。
在我们罗罗嗦嗦地理论做家务事的长长短短的时候,模范丈夫王加林已经煮好了饭,炒好了菜。他打开电视机,坐在沙发上等候家里的两位女同胞。
首先回来的是县一中的红梅老师。她看了看色彩斑斓的餐桌:番茄炒鸡蛋、青椒炒瘦肉、芹菜炒千张、清炒小白菜、蘑菇豆腐汤。忍不住拿起筷子尝了尝,对老公的厨艺给予夸大其词的表扬。
“彤儿怎么还没回?”红梅老师穿过小卧房,到阳台上朝银行大院望了望,没有看见女儿的身影。她又回到客厅,坐在丈夫的身边,一起看电视节目。
趁着等女儿的功夫,两人试着开始了艰难的交谈。就象约好了似的,他们首先谈的是钱仲元和余丰新,接下来就是短暂的停顿。
后来,王加林终于说:“下午敬文来找过我。”
红梅老师觉得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于是回答说:“我知道了。他也去学校找过我。”
后面的交谈就变得比较简单。有些遗憾的是,大家预想中的争吵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
方红梅说,她弟弟也是走投无路,确实没有办法。上班的单位副食品批发公司要死不活,弟媳李华已经下岗,每个月只能领生活费。一家三口要吃喝,要生活,亮亮上学读书和打乒乓球都得花钱,敬文不找点事做怎么办呢?
王加林说,现在银行基本上不发放信用贷款了。贷款是必须提供担保的,要么房产抵押,要么存单质押,要么信用特别好的单位作保证人。敬文什么担保都没有,贷款根本就批不了。
“你能不能给他当个担保人呢?”红梅老师问。
加林解释说,银行有制度,银行职工是不能为客户提供担保的。
“那能不能用他的房子作抵押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