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7)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5      字数:11475
  加林同志决定去镇一小看看。于是,他拿上自行车钥匙,和老婆打了声招呼,就走出家门,蹬蹬蹬地下楼去了。

  路上,加林同志骑着自行车歪歪扭扭地走着,脑子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在认真反思这些年教育女儿的成败得失。

  在养儿育女的问题上,王加林一直遵循着自己的八字方针:存活、安全、开心、自信。存活和安全主要侧重于身体和生理方面,开心和自信则侧重于心理和意志方面。

  所谓存活,就是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不至于饿死或者冻死,给孩子提供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安全,就是要保护好孩子,不让孩子受到伤害。

  开心和自信很好理解,就是要让孩子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遇到艰难险阻,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如果遇到这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产生矛盾,加林同志的观点是,开心第一,兼顾自信。他经常这样讲,人不开心,哪儿来的自信?牺牲开心得到的自信,并非出自孩子真实的意愿,所以都是假自信或伪自信。

  加林老师的这种奇谈怪论,经常遭到红梅老师的猛烈抨击。至于他出“馊主意”蛊惑女儿作弊,共同欺骗老师的作法,那更是不靠谱,被红梅老师斥之为“不负责任的父亲”。

  那还是王彤在关王村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练习写数字,从1写到1000。看过这道题目,加林老师心里就犯嘀咕,出的什么狗屁题目呀!刚刚进入学堂的小朋友,写字那么慢,从1写到1000得写到什么时候啊!

  果然,王彤同学那天吃完晚饭就趴在桌子上写,直写到晚上十点钟,也才写到300多。

  老爸加林自告奋勇代替她写,她又不同意,说字迹不同,老师看出来是要打板子的。

  入夜很深了。看到女儿哈欠连天,写一会儿在桌子上趴一会儿的可怜相,当父亲的动了恻隐之心。身为教师,加林知道老师们布置家庭作业就是为了挤占学生们贪玩的时间,批改作业非常马虎,有时根本不看内容,只是在后面批个日子。

  为了帮助王彤快点写完,他出点子让女儿投机取巧,写了346就写447,写了520就写721,中间丢去好多数字。

  王彤同学起初也不愿意,还是怕老师打板子。

  她爸加林拍着胸脯保证,老师绝对不会发现。

  王彤同学因为的确困得不行,难以继续坚持写下去了,也就无奈地采纳了爸爸的建议。

  结果,第二天,数学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了个很大的对号。

  哪有当爸爸的这样教孩子完成作业的?不过,这种瞒天过海之举也有失败的时候。

  转入花园镇一小的第一个暑假,王彤同学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

  直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王加林才去方湾镇把女儿接回家。她浑身晒得黑不溜秋的,两腿满是蚊叮虫咬留下的疤痕。大人看了,煞是心痛。王彤却没事似的,显得快乐无比。津津乐道她在乡下如何和小朋友们做游戏,跳房子,跳皮筋,弹珠子,捉迷藏,踢毽子……如何帮外公干农活,如何到小河里游泳、捉鱼、玩沙子……那兴致勃勃的神情,是在花园镇的日子少有的。如果不是忘记了带暑假作业,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假期结束前回来。

  回到家里,王彤同学就马不停蹄地写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完成任务,无论是对是错。她每天向爸爸妈妈通报进度,可到了报名的前一天,作业也只完成了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