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9)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5      字数:13579
��行之长,求他的人自然更多,要求他办的事情涉及面也更广。

  除了申办贷款和推销物品的以外,请求赵国栋关照最多的,是人事方面的安排。比方,行内员工希望得到提拔,请求调整工作岗位,行外人员希望进入银行,等等。也不管他权力究竟有多大,只要有需求,别人就来找他。这一点,与王加林碰到的情况非常相似。

  事实上,a银行一家县级支行的行长,在人事安排方面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

  如果是在支行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比方,从一家储蓄所调到另外一家储蓄所,从储蓄所调到支行机关,或者从支行机关的这个股室调到那个股室,赵国栋行长完全有权决定。但是,如果想从支行调往市分行、省分行或者总行,他就无能为力了。即使是从孝北县支行调往其他条件相对较好的支行,他也很难办到。

  职务提拔呢?普通员工提副股级干部,副股级干部提正股级干部,赵国栋行长能够决定,但股级干部想再上一步台阶,升职为副科级,或者进入支行领导班子,赵国栋则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比方,这次竞争支行副行级干部的陈清平、罗新初、王加林和张文东四个人,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掌握在市分行。当然,赵国栋的建议也很重要,他毕竟是支行一把手,被提拔的人将来是他领导下的班子成员,市分行可能会考虑这个因素。

  至于外部人员进银行,我们可以武断地宣称,支行行长赵国栋基本上没有权力决定。

  在世人眼里,银行一直是让人羡慕、令人向往的好单位。他们并不关心银行是亏损还是盈利,也不考虑银行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眼见为实,他们只注意到银行的办公场所装璜漂亮,显得富丽堂皇,便认定这样的单位不可能垮掉。他们只听说银行职员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方方面面都有保障。——这些就足够了。工作嘛,不就是为了赚钱么?能够拿到更高的薪酬,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思维就是这么简单,人们就是这么实际。因此,只要有机会,大家都是削尖脑袋往银行挤。

  已经在银行工作的,他们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配偶、亲戚六眷也进入银行。这种“近亲繁殖”现象在a银行表现得特别严重。比方孝北县支行,夫妻二人同在银行、父母与子女同在银行、兄弟姐妹同在银行的就有二十多例,涉及员工数量接近支行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不在银行工作的,当然会找各种关系,疏通各种渠道,寻求各种帮助,努力进入银行工作。他们以为,只要进了银行就是进了保险箱,就能和所有在银行工作的人员一样,领到高工资,享受好待遇。其实,这里存在较大的误区。因为银行员工的身份并不完全一样,其中的名堂还比较多,是很复杂的。

  虽然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抑或所从事的岗位或者承担的工作完全相同,如果银行核定的身份不一样,所享受到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a银行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行员、代办员和临时工。行员就是通常说的正式工,是a银行员工的主体,属a银行内部收入最高、待遇最好、工作最稳定的阶层。代办员是a银行内部的二等公民。他们主要从事储蓄、会计、出纳等临柜营业,多为技术性工人,在银行系统举办的点钞、辨别假币、珠算、翻打凭条等业务技能比赛中,往往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做得好的代办员,还有可能担任营业网点负责人,不过,再进一步往上晋升的空间就比较小。临时工则是a银行内部的末等公民。一般为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干一个月领一个月的钱。银行不需要了,或者自己不想干了,就可以随时走人。

  在a银行系统,代办员和临时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