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4)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5      字数:5338
武新做的小洋楼门口。

  方敬武在牌坊中学读了三年初中,颗粒无收,又回方湾镇当起了农民。

  敬武没有跟着镇上的年青人一起外出打工,而是坚守在家种地,顺带着做一点儿小生意。他是紧随二姐腊梅之后结的婚,先是生了一个女儿叫秋秋,今年初又得了一个儿子叫冬冬。

  敬武读书怎么也开不了窃,脑子拿锥子钻也不顶事,但营务农活却是一把好手。他不种粮食,专门种蔬菜,地里的收成往往比别人要多一倍。种菜之余,他还在家里办起了汽水厂,自己学着做汽水。后来又买回一个大烤箱,自制饼干、面包和蛋糕。

  折腾几年,居然攒下了好几万元钱。他用这些钱在镇上买了一块地皮,紧邻方湾镇小学,修建了一栋三层小洋楼。

  加林主任乘坐的小车到达的时候,敬武夫妇正在刚刚竣工的小楼里收拾,做着搬家入住的准备。敬武他爸妈——也就是加林的丈人和丈母娘,则在帮着他们带孩子。

  车在小洋楼门口停下后,王加林把带来的旧衣服和旧杂志拎出来,交到丈母娘手里。

  听说还要给腊梅送煤气,方敬武就拉开车门,跟着姐夫一起上了车。他主动为司机小唐指路,前往方湾镇工商管理所。

  距离很近,汽车开了两三分钟就到了。

  方腊梅正带着三岁的儿子黑皮,坐在工商所大门口晒太阳,跟几个守摊子做生意的姑娘媳妇拉家常。

  车停稳后,方敬武抢先下车,到汽车尾部打开后备箱,拎下煤气罐,扛到自己的肩上。

  方腊梅马上赶到小弟的前面,拿着钥匙准备去开门。

  司机小唐谢绝了请他上去喝水的邀请,呆在汽车里没出来。

  王加林抱起姨侄儿黑皮,跟在小姨子和小舅子的后面。

  方腊梅住三楼,小户型二居室。有客厅有厨房有卫生间,看上去挺不错的,只是房子有些破旧。

  腊梅说,煤气灶买回一个多月了,因为没有煤气一直用不上,这下好了,她也可以开开“洋荤”了。

  问起她的工作情况,腊梅马上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工商所算上所长和副所长也就五个人,主要负责方湾镇工商企业的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定期向镇上的个体工商户收取管理费。再就是每天早上去集贸市场转一转,向小摊小贩们收几个管理费。每年三月十五号“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时,装模做样地搞一搞“打假”宣传活动。至于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以及经济往来活动中一些扯皮拉筋的事情,他们一般不主动介入,不愿意无事找事。除非接到投诉了,或者遇到市局来检查督办,他们才去处理和应付一下。

  “其实挺清闲的,管理也比较松。”腊梅开心地笑着说,“只要保证有一个人值班就行了,其他的人就可以去干自己的事情。聚在一起打麻将也没人管。”

  “到底是政府公务员啊!衙门的人就是不一样。”王加林不无羡慕地发着感叹,但语气明显有揶揄的味道。

  “舒服是舒服,钱少呀!就那么几个死工资。”

  方敬文接过话茬,反驳自己的二姐:“你表面上工资少,灰色收入多啊!你的小菜呀、鱼呀、肉呀,什么时候花钱买过?每天往别人摊子前一站,要什么别人给什么,哪个敢收你的钱?有时没准备买的东西,别人还主动往你怀里塞。黑皮吃的零食呀,喝的可乐、雪碧、娃哈哈这些饮料,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