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5      字数:5523
织好,的确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而且最终的结果也比较好,会议召开得很成功。保卫股的同志们平时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也很辛苦。”赵国栋的态度开始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由批评转向表扬,显然是想自己给自己台阶下,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叶股长是会议代表,领鞋正当名分。参与会议组织工作的王主任、余主任和姚丽琴,每人也安排一份纪念品。算上公安局的,再去买八双鞋子,由余主任负责经办,尽快把公安局和派出所的给他们送过去!”

  这样的处理结果,王加林肯定是不满意的。

  他觉得赵国栋完全是在和稀泥,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但人家是行长,一言九鼎,他也无可奈何。

  为了组织和召开好这次安全保卫工作会议,他不知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力、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领一份纪念品,一点儿也不过分。余丰新同样忙前忙后,同样受之无愧。

  姚丽琴凭什么得纪念品?

  姚丽琴就是负责联系采购事宜,鞋子是商家开着车子送过来的。她从中不知吃了多少回扣,再另外得一双鞋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还有,保卫股的三名员工就是统计了一下参会人数和鞋子的尺码,每人能够领到运动鞋,而支行办公室的胡蓉、袁萍、司机小秦、司机小唐和水电工,做的工作比他们要多得多,为什么反而没有?

  这些话,加林主任只能烂在肚子里。

  并非他不愿意为办公室的兄弟姐妹们据理力争,而是他心里非常明白,说了等于放屁,甚至连放屁都不如。放屁还能闻到臭味,他说出来,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赵国栋绝对不会采纳他的建议,更不会改变已经做出的错误决定。

  一年多的相处,王加林对赵国栋的脾气、习性和为人了如指掌。如同医院里的透视设备一样,他能看清赵国栋的五脏六腑,乃至骨头的构架和血脉的分布。

  那么,在王加林眼里,赵国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观其外貌,赵国栋算得上一表人材。一米七八的身高,满头自然卷曲的黑发,浓眉大眼,络腮胡子,基本可以划入美男子的范畴。

  这一点我们能够想象得到。不然的话,年轻漂亮的姚丽琴也不会对他投怀送抱。虽说姚丽琴在**方面如饥似渴,但还没有到饥不择食的程度,并不是说随便哪个男人都能上的。

  赵国栋脾气不温不火。走路慢腾腾的,怕踩死了蚂蚁一般,通常情况下,很难听见他的脚步声。说话也是慢条斯理,不急不燥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哪怕与人争吵和辩论,他也只是红着脸、淌着汗,弯着脖子,摇晃着脑袋,声音并不会明显放大,语速也不会明显加快。

  缺乏阳刚之气——人们往往会对赵国栋产生这样的第一印象。

  因为中专毕业后一直呆在银行机关,养尊处优,安于现状,满足于能够应付手头的工作,懒得去为未来的发展强筋壮骨、学习充电,所以,赵国栋的知识水平最近二十年一直维持原状,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虽说拿到了一张市委党校颁发的大专文凭,但地球人都知道,那只是花钱买来的,耗时间混来的,实际上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改革的浪潮鬼使神差地把他推到了a银行孝北县支行行长的位子上,虽说大喜过望,但他更多的时候还是感到惶恐不安。担心自己当不好这个行长,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当。他没有在银行县级支行工作的经历,更别说担任支行的一把手。

  上任之初,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