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4)
作者:
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6 字数:7816
�无话可说的时候,严锋清就起身告辞。别人真诚相送,或者客气地留拜访者吃一餐饭。
每次走访的流程基本一致,谈话的内容也是千篇一律。
王加林开始质疑这种疲于奔命的实效。因为他们跑了一个多月,支行的各项业务指标和经营数据并没有明显好转,存款依旧增长缓慢,资产质量还在继续恶化。
严锋清这么东奔西走,会不会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会不会是因为搞不清发展方向、找不到经营策略而如无头苍蝇般瞎撞?
因为鞍前马后地跟着严锋清跑,一次又一次地喝得烂醉如泥,方红梅曾痛斥加林是“严锋清养的一条狗”。这话尽管难听,但加林却没有办法反驳。支行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他的确唯严锋清是命,与严锋清走得太近,也跟得太紧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他是办公室主任呢?
无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合格的办公室主任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概括地讲,就是要当好五个“子”:笔杆子、夜猫子、气袋子、酒坛子、狗腿子。只有这五个方面都很出色,才能够让领导满意,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即所谓的“五子登科”。
王加林不能脱俗,也只能按照这条路子去走。
方红梅骂他“家懒外勤”,完全不顾家。这一点,加林必须承认,并进行过深刻的反省。
家务事确实做得少了,因为落屋的时间的确很少。即使在家,他也总是感觉特别累,浑身酸软无力,而且经常犯困,躺在床上或者靠在沙发上就不想动,也搞不清是酒精中毒,还是身体上有什么其他毛病。洗衣机、空调和席梦思这些东西,他是准备去孝天城买的,可一直没有瞅到能够顺带这些大物件的货车,就耽搁下来了。
方红梅说加林不关心女儿,没有尽到一个当父亲的责任。这是最让他感到内疚的。
王彤马上就小学毕业,要参加初中招生考试了。孩子学习怎么样,成绩在班上排多少名,他一无所知。本来,王彤今年应该上五年级的,是他固执己见,坚持让王彤从四年级直接“跳”到了六年级。
去年,花园镇实行学制改革,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因为是过渡期,学校规定,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升五年级,也可以直接读六年级,由家长自愿报名。王彤刚好上完四年级。在决定她是读五年级还是读六年级的问题上,王加林和方红梅产生了分歧。
方红梅觉得,女儿上学本来就早,八岁就读小学四年级了。在班上比其他的同学年龄小一大截儿,所以应该读五年级。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升,既能够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孩子也不至于过于吃力。
加林同志的意见则恰恰相反。
他认为老婆是典型的“头发长见识短”,只注意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他说,六年级全校只有一个班,学生是从四年级好几个班中挑选出来的,这就等于变相办了一个“五年级快班”。因为这个班担负着小学升初中考试的使命,学校必定投入最强的师资,把六年级作为重点中的重点。王彤年龄虽小,但有志不在年高,既然成绩不算太差,就应该大胆地让她上!留在五年级,孩子反而不能满负荷运行。固步自封,右倾保守,说不定就会摧折了一棵“少年科技大”的苗子。再说,小学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一个人学习上的进步,主要在中学阶段。女孩子成熟较早,早点儿进入中学是有好处的……
王加林有理有据、慷慨激昂的陈词,使得方红梅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