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4)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6      字数:8448
提高家里的饮食水平,让老婆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隔三差五能够尝到荤腥……但是,改善生活需要钱啊!

  18元的家当,买过车票和四本书之后,剩下不到十块钱。而学校发工资的日子通常是每个月的中旬,还得等半个月。

  家里半个月的生活费不到十元钱,日均消费七角钱。每天七角钱如何让老婆吃好喝好啊?

  以往去花园镇买菜,加林很少光顾卖鱼卖肉的摊子,通常都是买蔬菜,萝卜白菜茄子豆角冬瓜青椒之类的。间隔几日,买块豆腐或者几片千张。鱼肉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才买。

  现在,他必须去卖鱼卖肉的地方看看了。

  当然,他不可能像体育老师程彩清那样气派,买鱼鳞有铜钱那么大的大鱼,他买的都是小鱼小虾。也很少买活蹦乱跳的鱼,全是死鱼,有些鱼骨头已经与肉已经分开。这些可怜的生灵,因“过世”时间太长,脱了刺。肉呢?牛羊肉太贵,他不敢问津。猪肉也多半买比较便宜的猪头肉、猪脚、脊骨或者筒子骨。

  加林多么希望捞点儿外快,增加些额外收入啊!

  只要能够挣到钱,就是让他去做最苦的差事,他也愿意。但是,没有人为他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也找不到其他赚钱的门道。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编辑部能够给他寄来一笔稿费,哪怕只有几块钱也行。

  他曾多次向朋友表明,自己写作绝对不是为了稿酬,也不会仅仅为了稿酬而去写作。但是,当生活把他逼上绝路时,他还是要向人民币低头。

  一块钱难倒英雄汉啊!

  为了换取稿酬,他把家里所有的手稿都翻了出来。无论是被编辑“枪毙”过的,还是没有投寄过的,也不管是什么体裁,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幽默笑话、小品文,只要是完整成篇的东西,他都用方格稿纸誊抄下来,装进自制的信封,邮寄到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编辑部。管不了什么文学价值、艺术水平、社会效果、教育作用了,让它们都去撞大运吧!能发表一篇是一篇。变成了铅字,编辑部就得付钱。——王加林现在需要的是生活费。

  遗憾的是,并没有编辑部理会他。再说,就算有文章发表,稿费也不会那么快就寄给你呀!

  眼看着本来就不“肥胖”的钱包日渐“消瘦”,加林又想到了王李村。他不会去向家里要钱。就是开口要,估计王厚义也不会给。加林想回去拿点儿家里种的蔬菜,要点儿责任田里的出产。

  儿媳妇怀孕了,当公公婆婆的总不至于连这点儿东西都舍不得给吧!

  骑车走在回王李村的路上,加林还是希望他爸能够给他一点儿经济方面的援助。十块钱或者五块钱都行,只要让他们能够维持到八月中旬发工资就行。

  但是,他又怎么去开这个口呢?

  你们两个人在外面拿工资,家里两个老家伙在农村种田,还要抚养加叶加草,你还好意思开口向家里要钱?

  算了,不提钱的话吧!拿点儿地里的出产就行了,省下买这些东西的花销,也等于是父母的经济援助。

  放假一个多月了,加林还没有回过王李村。他原以为父亲和继母会怪罪他的,没想到,见面之后两个老人还比较热情。

  加林他爸说,每次看到进村的路上有骑自行车的人,就以为是加林回了,自己已经扑过好几次空了。

  听到这儿,加林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酸楚。眼眶似乎也发热发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