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作者:
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6 字数:8396
技术职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称。一个教师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是通过职称来体现的,因此,职称高拿的工资就多,职称低拿的工资则少。——这跟是不是教毕业班没有多大关系。
说毕业班教师收入高,是因为他们享有更多得到“外快”的机会。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假期补课以外,还有周末补课,同样对教师有比较大的诱惑力。这是一年上头相对比较稳定的收入。
方红梅身怀六甲,需要补充营养。明年孩子出世,家里的经济负担会更重。增加收入是当务之急,是加林回避不了的物质需求。
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拒绝学校领导的安排。
就这样,刚满20岁的王加林开始担任初三(1)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成为牌坊中学有史以来最年青的“把关教师”。
初生牛犊不怕虎。加林雄心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看我的吧!虽说初三(1)班底子弱,眼下看起来很乱,但一年之后,决不会比初三(2)班差!凭我的能力和水平,我就不信战胜不了关玉荣!
关玉荣是初三(2)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是加林直接的竞争对手。这个已入不惑之年的女人,教书的时间正好与王加林的年龄一样长。从牌坊中学诞生之日起,她就一直在这所学校里。
关玉荣家住牌坊中学附近的关王村。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结婚成家到儿女成群,她一直生活在这个村子里,连栖身的房屋都没有改变。
父母一生只生育了她这么一个宝贝丫头。视若掌上明珠地把她拉扯大,送她上学读书。她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考上孝天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分配回家乡花园镇教书。
到了该出嫁的时候,由父母做主,经媒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老苏。因为是独女,她坐堂招亲,让老苏成上关家的上门女婿。
虽说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对自己的婚姻还是比较满意。尤其当别人羡慕她不用处理恼人的婆媳关系时,她的脸上常常露出满足和骄傲的笑容。
老苏在花园化工厂工作,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早出晚归。入赘之后,他很快就把玉荣的家当成他自己的家,把玉荣的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照顾老人比关玉荣还要细心。
他主动提出,将来无论生儿生女,都姓关,保证关家香火不断。仅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不对老苏肃然起敬。后来,他们接连生下一女两男三个小孩,无一例外都加入了关氏宗族。
关玉荣在花园镇好几所中小学工作过。武汉铁路局“五七干校”改为牌坊中学后,她就固定在这所学校了。主要还是因为这里临近关王村,照顾家里比较方便。
教书是凭良心的工作。马虎一点儿,得过且过,就会觉得无所事事,而认真负责起来,则会发现事情总也做不完。
关玉荣属于后一类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已经够她忙的了,家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她去做。不过,她还是经常找学生谈心,去学生家里走访,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细致入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五花八门的荣誉和奖励纷至沓来: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大大小小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两面墙,红彤彤的“荣誉证书”装满了一大口木箱。
二十岁出头,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关玉荣事业上的成功,是在她同时作为贤妻良母和孝顺女儿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