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章 官家的软刀子(2)
作者:
尹三问 更新:2023-03-29 10:29 字数:2122
��然,赵祯也是出于谨慎考虑。
回到皇宫,彻底安全,抓牢权力,掌控局势后才动手,不会出差错。
王德用是王超之子,六旬高龄,资历威望甚高,高继宣和麾下将领敢有不服吗?
吴育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诏书的重臣。足智多谋,能力出众,权知开封府不在话下。
此举也是皇帝受惊之后,必有自保之举。
将关键位置换上可靠人手,如此方能安心,保证稳定。
人事调整之后,一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行刺者何人?
赵祯没有说,百官也都心有灵犀没有提。
这个问题太敏感,哪能轻易开口,惹麻烦呢?
还是交给有司去查吧!
不过众臣心里不约而同有个共识,今日之事很可能引发动荡,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而今夜,注定有许多人难以入眠。
行刺的事情说完了,赵祯叹道:“八皇叔旧疾复发,不幸薨逝,朕甚为悲伤,辍朝五日以祭。
政务且托付政事堂诸卿,着礼部商讨追赠与谥号,丧仪之事…北海王兄,就劳你前往吧!”
八王爷是皇叔,宗正卿,皇族尊长。
其丧仪可不是一般人能主持的,又没汝南郡王什么事。
啧啧!
怎么看,都好像是官家有意抬举北海郡王,打压赵允让似的。
好在赵祯总算和善,顾全这位堂兄的面子,补充道:“对了,汝南王兄近日身体不适,劳北海王兄顺道探望……”
得!
算是给找了个台阶。
……
汝南王府,赵允让与诸子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荆王薨!
官家遇刺!
宰辅、重臣、宗亲、贵戚入宫,却没有宣召汝南王府。
消息一条比一条震惊,这也为何赵宗懿听到管家禀报时,大惊失色的缘故。
赵元俨薨了,他们不意外。
相反如果老王爷再不死,那才真叫人坐立不安。
但是官家竟然遇刺了!
震惊!
除了这两个字,他们找不到第二个词形容此刻的心情。
自从君主王权深入人心那天开始,弑君就是大忌。
无论明枪暗箭,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太平盛世,朗朗乾坤,竟然有人在京畿都城,亲王府前行刺当今官家。
这还得了?
听到墙外天武捧日四军,开封府的差役往来不绝,便可知情况有多严重。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
汝南王府诸位满腹猜疑,也因此坐立不安。
他们确定此事与自己无关,可是……别人,尤其是官家会不会怀疑到自家头上呢?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