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崔案线索(2)
作者:
天尽之湖 更新:2023-03-28 04:56 字数:3782
��诨下,众人之间的气氛稍稍好转一些。方岳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就这么闭着眼仿佛在养精蓄锐。
“方尊首,刚才多有得罪了!”李阎浮开口对方岳说道。
“技不如人,是方某自讨没趣。”方岳睁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
“现在咱们可以来说说崔灿一案了吧?”李阎浮直切正题。
“千躲万躲,方某还是躲不过去,也罢!”方岳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们大唐朝廷的水太深了,我们这些民间修士能不参与,就不会去参与。”
“这么说来,方尊首确实知道些什么?”李阎浮问道。
“没错。”方岳点了点头,“方某原先不想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上次你们太史局的秋官正李云景,来我大云光明寺问询过一次。当时方某也没多想,就把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他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没几天就出事了。”
“你意思是,你把崔灿案的线索告诉了我大兄,然后他就被害了?”李阎浮一边思考一边问。
“可不就是这样!你们岐山派有人仙老祖坐镇,李云景又身为大唐官员,这样都有人敢出手加害?这可不是你我两人切磋武艺,而是实打实的谋杀要案!你说,我们摩尼教能蹚得起这摊浑水吗?”方岳反问道。
“那你们就能知情不报?难道不怕我们太史局秋后算账?”李阎浮说。
方岳摇了摇头,说:“管不了这么多了!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你们听完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刚才什么都不想说。”
方岳缓缓开口,说起了崔灿失踪前的种种往事。
崔灿此人虽然修为不高,但是交友广泛,对各国的文化政治了解颇深。清河崔氏日常的对外交往事务,很多都由他来负责。
来到长安后,他先是拜访了各大世家和官宦权贵的公子,希望能够通过他们来打点好各方的关系,平息“靖安案”造成的巨大风波。
这天,他在归云阁外楼宴请几位好友。客人还没到,他就先点了一壶茶水,一边喝茶一边等待。冷不丁,隔壁两个人谈论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兴趣。这两人都是胡商,他们在用突厥语谈论着“靖安案”。
崔灿这家伙不但精通儒家精义,而去还擅长多国语言,尤其是突厥语说的极好。如果只听他说,不看他人,恐怕还会被人误认为突厥王族子弟。所以这两名胡商自以为没人听得懂,其实却被崔灿听去了全部。
这事说来也巧,两名胡商中有一位曾经在“余狄”的商队当过小管事,后来因为一些变故就自立门户了。他们在说的,就是关于“余狄”如何在大唐起家的故事,一边说他们一边还连连感慨。
根据这名胡商的说法,“余狄”曾在一名回纥人的引荐下,认识了大唐的一位贵人。这位贵人的父亲在大唐身份尊贵,官居要职门生众多。这位贵人曾经暗中入股了“余狄”的商队,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张护身符,“余狄”才得以游走在大唐朝野之间,混得是风生水起。
崔灿一听,当时就怒火中烧。敢情我们清河崔氏就是个替罪羊啊?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处置了一个小小的库部司员外郎,另有嫌疑的权贵子弟难道就没人敢处置了吗?于是,这位崔兄台决定自己暗中调查。
他没有让清河崔氏的眼线去办这件事,怕打草惊蛇,而是自己找了几名江湖中的好友暗中查访。同时,他还到大云光明寺找到了未来尊首方岳,拜托他去查一查到底是哪位回纥商人,帮“余狄”搭的桥牵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