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赵明辉其人()
作者:凌云73      更新:2023-04-01 16:57      字数:1699
  张胜利跟在赵明辉的身后向他家走去,脑子里一遍遍想着“编织厂招工”这件事,越想越对赵明辉越佩服。

  赵明辉是平垣镇人不假,他家确实祖辈几代人都住在平垣镇。可是这老赵家解放前就是个给地主家抗长活的,长期被欺压形成了懦弱,胆小怕事的性格,一代代延续下来竟没有个成才的!在平垣镇也就是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存在。

  赵明辉的父亲也是老赵家那一辈的独苗,不仅沉默寡言,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还胆小如鼠遇到点难事就跟女人似的哭哭啼啼。当年三十多岁了连个提媒说亲的都没有,老赵家差点就此绝了后。后来幸亏救了个逃荒的孤女,这才成了家。

  二十五年前当赵明辉“呱呱”落地成了老赵家这一辈的独苗时,逃荒女因难产身亡,老赵家只剩下祖孙三代三个男人。

  镇上的人可怜他小小年纪就没了妈,经不住赵老爷子的哀求,你帮着喂次奶,他帮着做件衣服,几经波折才把他一天天养大。

  等到赵明辉会说话了就显示出了和他父亲的截然不同。他聪明,活泼,能言善道,嘴巴就跟抹了蜜似的,特别讨人喜欢!

  然而无论他怎样讨人喜欢也改变不了自己家贫如洗状况,赵老爷子勉勉强强供他上完小学就再也掏不出钱供他上学了。

  他又是哭又是闹可最终还是无奈地接受了辍学的命运,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由于没有文化年纪又小,一开始他只能在一些小摊位上给人打下手不给工钱只管饭;后来年级大点才开始在一些工地上打小工能赚点零花钱。

  后来跟着别人到了南方,他在不同的工地上打过工,在不同的工厂里当过操作工,再后来他开始跟着别人做点小买卖。

  直到今年,他回家看望爷爷和父亲时发现了,手工编织物的商机。

  在南方越来越多的是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手工制作的物品已经越来越少,一些精美的手工制作品会往往会作为工艺品高价出售。

  而在平垣镇这个靠近山区的小镇上,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原材料不用花钱,大多数人都会编织的小物件。

  看到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赵明辉匆匆赶回南方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又找自己的朋友计算了这其中的差价、利润,最后他痛下决心找朋友腾挪了一部分资金,又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回老家开办编织厂。

  所以赵明辉就是一个没什么文化却走南闯北有一定的见识,没什么谋略却有一定的小聪明的人。

  这样一件事对别人来说也许很简单,因为这个所谓的编织厂办起来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也不需要多少资金。但是对于赵明辉来说则不容易:赵家在平垣镇就是贫穷的代名词,又几个人会相信他,会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于是赵明辉回来后没有急于开始行动,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又找到自己在平垣镇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张胜利,商量好了今天的行动计划,然后分头开始行动上演了今天街头上精彩的一幕!

  “辉哥,我有个事想不明白,能问问你不?”张胜利一路走一路想这件事,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

  “狗剩,有啥事你尽管问!”赵明辉对今天事情的进展还是很满意的此时心情正好,张胜利又是他的好朋友当然不介意为他答疑解惑。

  “我还是不明白我们为啥不找镇长在广播里说这件事,为啥非要在大街上来这么一出?”张胜利呵呵笑着,不好意思地问道。

  “那你觉得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