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关税(2)
作者:三元吧      更新:2024-10-21 02:21      字数:2315
/>
  在推行这两项法案时,有许多在北港的海商都很不满,毕竟此时的明朝商税才三十取一,而海关关税则更是少的可怜,虽然自隆庆开关以来已有收取关税的法案,但是沿海的大家族采取官商勾结的模式,欺上瞒下大量的走私,使这些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可以说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实际上是不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业税减少的更多),加上种种原因政府花销有过大,导致明朝的财政一直在亏空,本来张居正的改革还可以续命一段时间,可惜的是张居正的改革失败了。而明朝三大征又将张居正带来改革福利消耗了大部分,以至于万历皇帝不得不派太监去收税,在明朝太监虽然贪婪甚至可以说无恶不作,但是他们的权力全部来着皇权,有了这一条依附关系,这些太监干起活来格外卖命,给国库带来大量的钱财,也压制了一部分地方的大家族的利益,有效的保障皇权的巩固。后来到了崇祯上位,听信谗言直接废除这条制度,自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实在可惜。

  不过虽然这些商人抱怨很多,甚至有不少人来找刘玉波劝说他不要与民争利,刘玉波只是安慰一番将他们送走,然后依旧不改初衷,最后这些商人还是乖乖的给刘玉波缴纳起了关税。在海上走私的商人都明白东亚海域是一个标准的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里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真理,在刘玉波不讲情面的扣押击毁了六个不服气人的船后,大家都开始老老实实的按照刘玉波的要求来了。

  但是这些都不是刘玉波收入的大头,由于现在北港的海军可以说是台湾海峡附近最强大的一只舰队,刘玉波开始实施了自己一揽子收钱计划,但是关税和商税收入在上个月的总收入中占的比例只有28%,这还是在台湾没有收取农业税(来台之民免税三年)的情况下,到是刘玉波安排巡逻队收取的水引钱给了刘玉波一个额外的惊喜,竟然占到了高达42%的比重,一个月收入白银7万多两。

  为了让这种收钱方式更加有保障,刘玉波大手一挥将这批银子全部投入到了北港船厂上,加上前期的拨款总额高达13万两白银,北港船厂第一次接手这种大活,一艘600吨和四艘500吨盖伦船建造可不是小事(木头在前年都储备好了,不然13万两白银是不够的),而北港船厂的船坞也第一次出现了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