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发配麓川(1)
作者:二本      更新:2023-03-28 04:41      字数:2076
  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

  遥遥望去,怒江蜿蜒曲折,陡峭幽深的地层,像亿万卷书,层层叠叠堆放在一起,随着大峡谷的迂回盘曲,酷似一条纽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

  高山夹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就如一把把竖直的利剑,将天地劈开,行走于这重山之间。

  泽宁抵达麓川前线的时候,已经进入冬节,峡谷二岸仍然像春季一般,山花烂漫,高黎贡山顶上皑皑白雪,山峡下的怒江之水温顺深幽,奔息而过。

  茂密的森林,大树藤条相互缠绕,如同罩上了层层叠叠的大网,也极似暗绿色的海底,茫茫无际,幽深绵长,好象回到了原始社会一样,天真纯朴。

  轰鸣的火铳阵阵响起,喊杀声不绝于耳。一批批官兵在督战队的逼迫下,一波波的向前冲去,密密麻麻的寨栅,一眼望不到边,这已经是官兵攻打的第三道寨栅。

  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密集的箭雨和飞石如蝗虫,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矛盾,低沉的嚎叫,整个山谷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在一处山岗上,泽宁遥遥观察着前方的激战,仔细的观察着敌我双方作战器械的打击效果,眼前的官兵,基本上是从湖广、四川、贵州,以及云南各土司调来的人马,也有一部分是南京卫所的官兵,他们携带有火铳。

  官兵们正从三个方向展开攻击,由于寨子建在高处,芒宽从中间穿过,官兵们需要仰攻,损失极为惨重,寨子里不时丢出滚木,一压就是一大片,不少官兵被砸中而滚落下去。

  沿山而建的寨子一个结着一个,既可以派兵援助,也可以独立作战,一个寨子被攻下,下一个寨子立刻拉上寨栅,继续抵抗官兵的进攻。

  寨栅都是由巨大的圆木建成,粗大,结实,一头深深的埋在地上,一头尖尖的,竖立于空中,每一根寨栅都有二丈有余,非常滑溜,官兵们根本爬不上,而且,它能有效的抵挡官兵的弓弩、火铳的进攻。

  弓弩射出的箭,往往只能钉在栅木,栅木上插着许多箭矢,火铳射在上面,只能打出一个小洞,长予更难刺得进去,成群的官兵猛的撞向寨栅,顶多晃一晃,立刻从寨栅里伸出无数的竹枪,将他们刺倒在血魄之中。

  寨栅里打出来的火铳,其火力一点都不亚于官兵,加上密集的弩箭和如雨般的飞石,死死的压制着官兵的进攻。

  上江寨是麓川宣慰使思任发重要的屯兵之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斗已经进行了三天,不停不息,官兵们十分疲惫。

  看着密密匝匝,连续不绝的寨栅,这样一个一个的拔下去,得死伤多少人啊!

  这一次出征麓川,平蛮将军蒋贵总官兵,以太监曹吉祥监督军务,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云南总督),侍郎徐晞提督军饷,都督李安为副总官兵,麾下有副将军刘聚、左参将宫聚等等。为此,由柴车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在王骥回京之前,料理兵部的相关事宜。

  王骥是先于泽宁二个多月前来的,泽宁的事情,王骥后来才知道,对真相一无所知,也不想知道,太复杂了,他的重心在麓川之战。

  大军抵达之时,思任发的三万人马已经抵达大侯州,打算攻打景东、威远,兵部郎中侯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