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消息泄露(2)
作者:丁岗山      更新:2023-03-06 10:01      字数:3620
; 这事太大了,对湄洲岛可以说是灭顶之灾。陈大在后宅根本坐不住,亲自到码头组织人员船只。每条船都最少安排了一名认识曾少华的人,十几艘快船向几个可能的方向追去。追击人员接到的命令是:不计一切代价也要将人追到,事成后人不论生死都赏银千两。

  船走后,陈大派人查了下,发现昨晚送回消息的王管事的手下,竟然和曾少华同屋。不用再查,陈大也知道,这名手下向王管事禀报完后,回屋又将这消息告诉了曾少华。曾少华为福州本地人,秀才出身,几年前失手杀人,被迫逃亡到湄洲岛避难,一直在刘合手下做事,平时就长吁短叹悔恨当年的冲动,想念家里的父母妻儿。一听到悬赏:通报消息者,免除以往一切罪责。只要通报个消息,就可以免除以前杀人的罪责,恢复清白身回家与父母妻儿相聚,马上逃走报官了。

  孙天泉和陈升不久也得知了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人能追回来怎么都好说,还可以按照计划实施。万一追不上的话,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向所有兄弟交代这件事,通报消息后岛上可能发生的后果。湄洲岛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如果官兵来攻打,是抵抗还是躲避逃走。

  快天黑时,派出去的快船船回消息:在东埔镇一处港湾发现了曾少华逃走时,拿令牌调走的船。发现船时曾少华早已上岸。据驾船的船员讲:“午后不久,曾少华就上了岸,命令他们在原地等待。”追击人员已经上岸继续找人。

  听完传回来的消息陈大心情沉重的厉害,曾少华比追赶人员早一个多时辰上了岸。上岸后再追击困难重重,陈大已经不抱将人追回来的希望,需要为以后多打算打算了。。。。。。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三日上午,王士昌王巡抚正在书房一边喝着茶,一边听吕师爷禀报杂事,可是明显不在状态,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最近一段时间,王巡抚感觉流年不利,可以算得上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年前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远在江阴的赵守备狠狠参了自己一本。江阴守备只是个五品武官,如果是一般的守备王巡抚都不带拿正眼瞧的,不过谁叫赵守备身后有人呢,奏本一上去就被递进了内阁,不久申斥王巡抚的圣旨就到了福州。王巡抚通过同年,同乡好友多方打听,才清楚了前因后果。

  王巡抚心里暗想,赵守备做事不靠谱出了岔子,板子确打到自己的屁股上。运送大炮这么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安排官船运送,在加上沿途水军的接应,这样谁敢打主意。没想到赵守备派了二十几个家丁,坐着一艘到广州贸易的商船,沿途一声招呼都没打,就敢跑来运炮。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还是根本没将沿途海盗放在眼里。现在到好,一出事竟然将责任全推到自己头上。

  圣旨一下,王巡抚迫于压力,只好施行海禁,派自己的亲兵营严加排查,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这样虽然应付了上边,下面确闹得不可开交,每天上门请托说情的不断,手下文武官员也阳奉阴违起来。王巡抚明白,本地大多数士绅豪强都参与海贸,与外面岛屿上的海盗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文武官员也都从其中拿好处,王巡抚自己同样没少拿。一严查海禁,几乎得罪了利益链上的所有人。

  王巡抚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一意孤行的坚持严查,这巡抚的位置就坐不稳了。上面逼迫,下面抵制,被夹在中间的王巡抚欲哭无泪。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将罪魁祸首缉拿归案,夺回大炮还给赵守备,了结这个案子。只要赵守备身后的人不追究,王巡抚就可以撤回亲兵营,将海禁回复原状,这样对上对对下都有了交代。

  可是大海茫茫,发生在海上的事情让自己怎么查,到哪里找罪魁祸首。王巡抚正在发愁呢,一名衙役来报:“启禀老爷,有人揭了悬赏告示,来领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