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角力()
作者:溅血飘香      更新:2024-12-04 01:55      字数:1497
  要吃败仗了。

  进攻还在继续,喊杀声并未减弱。黄巾军还在攻,汉军则一直像初临战场的那一刻一般,牢牢稳住阵型。

  但是,从骑在马上的军官声音中的焦躁,从身边的士兵由兴奋而变为冷静的表情,杨问天依靠自己长久以来的经验做出了判断:这一仗,十有八九是输了。

  杨问天向后看了看,没有押阵的队伍。黄巾并不是组织度很高的群体,战斗水平比流氓打群架高不了多少。

  于是,像以前一样,他隐蔽的向队伍后方转移。

  对面的汉军也不强,也就是说,不能击溃黄巾军。这不是最后,不能带头开始撤,不然战后会很难交代。

  等待,他是有耐心的。等到崩溃开始,无人能顾及到他的时候,就是逃走的最好机会。

  --

  周应雄,毫无惧意。

  王洛在双方的士兵们身上看到的,恐惧、疑惑、亢奋、激昂....他身上全都没有出现。

  有的是什么?责任、配合、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战斗持续了多久,他并不清楚。就体力而言,他也消耗了很多。

  但是,他却觉得和很兴奋。

  这种兴奋减轻了他的疲惫,让他觉得,对面的攻击似乎变弱了。

  曾在面对妻子时如婴儿般弱小的他,到了这里,到了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反而像个成熟的男人了。

  他高举着盾牌,挡住敌人的又一次攻击之后,胸中只觉得有什么憋得难受。

  “啊啊啊啊!!!!”

  不知什么时候,在他周围已经聚集起了十几个人,有被他的掩护救下的,有看到了便宜,来寻求安全的。

  这群人,共同组成一道阵线,很少进攻,也不怎么后退。而他们周围,黄巾士兵们也开始以他们为依靠而进行战斗。

  听到周应雄的怒吼、咆哮,这些人也随之呼应。

  一时间,声达天穹。

  ------

  “你们,都跟我来。我们绕后,包抄汉军。”

  先和汉军接触的两队士兵中,有些逃到了战线和营地中间。他们没回战场,也没逃回大营,而是在那观望。

  那名黄巾将领,自己在前线战斗,也没有派人管他们。王洛靠近他们时,便骑上马,对他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他仔细斟酌过了。之前在营地里,证明了有些士兵是会服从他的命令的。

  而最好的命令,内容一般是目标对象本来就想去做、愿意去做,但是一时还由于某些约束不能去做的事。

  这样,命令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理由。对发号施令者来说,自己的命令被执行了,威望提升了;而对执行者来说,自己的利益也找到理由来保障了。

  这些逃下来的士兵,没胆子重回战场,也没脸面回大营。那么,就给他们一个或者洗刷耻辱,或者能推卸责任的机会。

  下了这个命令之后,王洛就骑着马(这并不容易,牵扯了他不少精力)奔向战场的左侧。在他身后,陆陆续续的跟上了---先是几个人,然后几十人,最后一百多人。

  利用转弯的机会向后看了一眼,确认统率点和心理诉求都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