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古格银眼(下)(2)
作者:
老省 更新:2023-02-24 11:23 字数:2115
古格银眼天生四臂,一臂于胸前合十,一臂安放于腿上,一臂向上高高举起,一臂弯于后腰,四臂各执法器,威严有序,各镇一方,透露着神圣与威武。
下盘双腿交叠,右腿盘放于左腿之上,端坐于兽座莲花宝台。脚上穿着过膝袈靴,上面刻有梵文,看上去简洁而流畅,但具体内容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不过,即便能看得清,我们之中也没人认识梵文的,都是睁眼瞎,也就没有去较那个真儿。
底座的莲花宝台分上下双层,每层隔开四大格,上四格刻着兑、离、巽、坤四阴卦所对应的的神兽图形,獬豸、长尾鸡、重名鸟、夔牛,下四格为乾、震、坎、艮四阳卦所对应的神兽图形,驳马、青龙、巨豕、饕餮,刻画得逼真细腻,栩栩如生。所有的神兽都将头朝向古格银眼的方向,好像是在朝拜,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格局。
整座佛像由于常年沉眠于地下,保存相对完好,身上部分部位虽然有风化的痕迹,但并不影响它整体的艺术价值,佛雕技艺仍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古格银眼的独特魅力并不仅限于此。
古格王朝素以精于冶炼和金银器制造而闻名,据说,当年阿里三围(公元4世纪至公元5世纪,象雄王国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分,合成阿里三围)以托林寺为主导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与法器,都由金、银、铜等不同原料合炼而成,工艺精湛,通体全无接缝,浑若天成,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纯金佛像。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古格银眼,传说也只有古格才能制作出来,古格王朝一夜之间消失之后,古格银眼也跟着销声匿迹,所以尤为奇珍,长期以来,一直无人知晓为何物。直到一九九七年,考古学家在皮央遗址杜康大殿的考古发掘中,才揭开了“古格银眼”的千古面纱。
老孙整天跑江湖的,对这种稀世奇珍大有研究,据他说,三十年前,一只鸡蛋大的古格银眼就卖到了七位数的价格,那么三十年后,眼前这尊古格银眼,怎么说也得翻几番吧?
当然,我们也不会真拿它去卖,一来搬不动,二来也没有人出得起这个天价。所以说,这世界上最值钱的,叫“无价之宝”,但最不值钱的,也是“无价之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