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棉纺大业(2)
作者:杏仁饼干      更新:2023-01-03 19:43      字数:2517

  几间屋里都是棉絮纷飞。

  借着昏暗的光线定睛一看,几个三十四十岁的妇道人家,穿着破衣,在干活,每个人,一身都是白花花的……棉花棉絮!

  “踏踏!踏踏!踏踏!”

  弹弓在弹棉花的声音,枯燥,乏味,但严世贵注意到了,看她们都是纯手工操作,效率低下。

  那边,有几个人围着一个特别大的笸箩,用肉手,在里面择棉花——真正的“手工”工厂,这还弄什么厂啊?回家坐炕头弄好不好?他心里下沉,“不对啊!”他又不甘心的叫了起来,“作坊的机器,原本不是这样的吧?”

  严世贵想起来他山区的爹妈,就曾处理过自种的棉花,记得有一整套的从棉花到棉线的过程,那也比这强啊!

  另外至关重要的,是他昨晚几乎彻夜未眠,用了“搜索功能”大量搜索办这种棉纺手工小作坊的门道。

  啥叫棉纺织?就是把棉花纺织成棉线,棉花这东西,唐宋时由美洲传过来,到了元代,黄道婆是棉纺织鼻祖把这行在松江现在的上海发展起来,我国棉纺织起步不低!

  世界的近代文明,也就是由小农业发展到大工业的步子,也是由棉纺织业带起来的。

  棉花是历史上最天然适合成为轻工业的制品,而手工业在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力成本可以无限压缩,而动力需求一起来,蒸汽机一发明,那火车,蒸汽驱动的轮船,就让世界变成了近代时代了。就这么简单。

  看来,直到1568年,明朝就算松江用的工艺也就元代黄道婆传下来的那一套。

  棉纺有擀、弹、纺、织、印、染六个过程,其实理解不难。

  结果面前一堆破烂。照想的差了多少个档次……哪有还用手剥棉花籽这么原始的?

  “少爷好!”一群妇人纺线织布的,给他问好。

  看来这严三少“死而复生马上装人”的“壮举”迅速在当地传开了,严世贵不怀疑妇人之间信息传播的速度。

  “嗯哼……我是头上顶鸡蛋花的少爷!严猛,龙伯你们等着我把银子挣了甩你们脸上!”

  严世贵心里突然又一疼:

  “带我参观一下!”

  “是!少爷您看,”严喜还卖弄的给讲解,“小的曾经到过松江,可有见识了,您看这就是织机,这是纺车……”

  “你觉得本少我也没见过世面好欺负?”严世贵吼起来,“这个单锭纺线车,松江能用这么落后的纺车?人们还玩石器的时候就有这工具好吗?不是有三锭纺车吗?脚踏的那种,能织三根棉线的那种机器,我要那个!”

  “什、什么三锭纺车?”严喜有点傻,“纺车不都是圆圆的一个大车轮样的吗?”

  “啧啧啧!跟你说什么好!”

  “东家说的三锭纺车,确实是松江最常见的,”突然一个年过四十的妇人,过来行礼道,“东家您好……您是行家?”

  “东家?”严世贵心一跳这“东家”叫得好,看答话的妇人,四十岁穿着得体不像是女工,“你是……”

  “妾身周氏,是城西江南绸缎庄的内当家,这片宅业本是小人一家的产业,但绸缎庄经营不善实在维系不下去了,这才出兑给了柳家,但您既然出了更大价钱,那这是工厂人名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