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们发了()
作者:杏仁饼干      更新:2023-01-03 19:43      字数:2872
  “这个是我堂姐叫我给你的……”

  柳少游从袖子口袋里掏出几张纸,递过来给严世贵,严世贵一看心头暖起,做工很精美的几张纸上,盖着好几个大印,还有一些手印签名,这是……

  “这个时代的房产证?房子共计一十九间,地长五百尺,宽三百尺,自河西岸……”

  严实贵心头一暖,看来人和人之间,没有想的那么冷漠:

  当时只给了柳家订金,现在他们把房产地契直接拿过来了,加上工人的名单,这个作坊的转让程序基本完成,只差严世贵把剩下的四十两银子送给柳家。柳少游点头接了并不多说什么。

  “如果大家都能早这样各退一步,何至于要闹出人命来!”严世贵感叹。

  “哼。”柳少游却说,“原来你早这么争气,说不定我建议我姐嫁给你!”

  “得了,没过门先让人大棍子打后脑,等过了门还不得跪搓板,下油锅啊?您那宝贝姐,还是留着吧。”

  “你!”柳少游涨的脸上通红,“我姐是敢做刚当,当时是为民除害!”

  “行,我承认我是害!”

  严世贵他也不再争执,也并没计较,转而潇洒吩咐严喜道:

  “我说,跑腿的那位大人物,让大家把工厂点两挂鞭炮,没有炮马上去买,还有那位小账房先生,这鞭炮钱就是第一笔花销,拿笔拿纸,记账上!我们的作坊就算正式开张了。”

  “是!”柳少游收起了嬉笑劲儿。

  严喜立正:“好您呐,这事儿交我吧!”

  “要不要大摆几桌酒席?”周氏摸摸兜里不多的碎银子建议。

  “不必,周姨这些工人都是你的手下,你带人打扫一下工坊,摆好机器,点完鞭炮后就开工,今天我要看到织出来的第一匹布。”

  “是!”周氏也笑着接了命令,这东家仿佛自带一种主事的气质。

  “呼……”严世贵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开工了,他打听了在本地类似作坊还未出现,不用起营业执照,但凡你能拿出来棉布就行,也不太愁没销路,因为自然经济状态,老百姓买不起太贵的衣服,有穿就行,再有钱的就穿绫罗绸缎了。

  印和染这一块,目前是严世贵的弱处,技术难题。

  刚开张嘛,通过“搜索引擎”严世贵知道,松江一带各种花团锦簇的布料,朝廷里官员甚至皇宫里用来发工资的衣物,就用的“乌泥泾被”现代它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严世贵能做的,只是粗放经济阶段,通过加大投入织出一些技术含量并不是特别高的棉布,粗棉布。

  但他的赚钱思路也有秘诀,那就是两个字“效率”,马克思说过,找一个能纺两根线的工人比双头蛇还难,但是他不知道,中国在元朝就有能同时纺三根线的三锭纺车了,这机器是木头做的,比欧洲的珍妮机要早几百年!

  有人奇怪为啥我国没有因为棉纺产生工业革命?原因复杂,但有一点是我们国人一直都并不是太重效率,都是小门小户的生产,有的织布慢,有的纺线慢,总量的来说虽大,但到个体上都没成气候。

  珍妮机,就没发展起来,后继的动力需求就没那么旺盛,蒸汽机,火车等等代表近代的所有东西都没来得及起来,满清就入侵了,屠刀一起,海关一闭,全完。

  而严世贵穿越而来,从组建这种小规模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