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是利国利民的神器啊!尤其是望远镜奇巧非凡,难为是谁想出来的。”
“陛下,想出来望远镜的这人就在我朝,是一个今科的秀才他的主意,臣等已经委托他加紧赶制这种望远镜,不仅能够用到军事上,还能用来航海,确实利国利民。”
“哦?这人有这等本事,是否能破格录用?”
“陛下!”高拱拱手道,“臣认为极不妥,发明是发明,科举是科举,我朝定下的规矩岂能轻易废弃?若随便一个发明就让人破格的话,那天下人都钻研奇淫机巧之物,都放着书不去读,岂不是让我大明走向偏轨?”
“高阁老,这人是严世贵,你也有耳闻了,他不仅发明了望远镜,且还有座钟,香皂很多好东西,像这么有才的人阁老您为何就不能破回例呢?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比如您说的火枪,他也有贡献,燧石打火啊!”
“哼!他若是一个普通的匠人,行商走卒,老夫都觉得他有可取之处,但现在并不是议论的这件事,而是他是个书生嘛!读书人若全都像他这样,谁还科举?发明点东西就能得官,那岂不天下到处都是各种有用无用之物?”
“阁老您这么说,便是过于强调教条……那严世贵也有才啊,他的《白银论》你看过没,里面的见解精妙绝伦。”
“虽然见解精妙,不过难脱夸大其词的嫌疑,像这种言论,我们为政者更应该……”
“非也……”
“此言差矣!阁老您听我说……”
张居正和高拱在下面争议不休,那真是学术气氛极足,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不同意见的官员,也插话进来,针对当时的话题,和阁老展开辩论,还有探讨。这就是大明的内阁制度。
但上面的皇帝干插不进去话,不是皇帝听不明白意思,而是觉得,这种学术界、思想界的探讨,未免过细过深,与其计较那些枝梢末结,与其争论不如痛快实践,但学太多的人又总爱先预判,反正隆庆是打起哈欠来……
“原来座钟这东西也是什么贵做的,难为他怎么想的!晚上奴尔花花不知有无新歌舞……这妮子真迷人呢!”
从殿上下来,张居正的几个学生都皱眉问师父:“高阁老和您没争出一个结果吗?您别生他气……”
“唉!”张居正摇头叹息道,“高阁老可惜也是忧国忧民他也是正直无私的人,他要是个坏人我反而觉得没什么了。偏偏这样都是好心,却要让事情复杂起来……严世贵,能否在京城过的好下去,全看他造化了。”
“难道他还能发明出来新东西?”人们不解的问阁老。张居正却眯眼,想象着初见这个眼神儿灵活的少年的风采:“人们,经常受着不能洗干净自己脸而困扰……”
“噗嗤……”张居正不知道为何也笑了,“这么灵的少年想来没事吧!他也许能度过这场官场剧震?”
谁说,学者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皇帝,明清两朝的皇帝都极有学问,都是学者级——戏说太害人了,居然让很多人觉得皇帝都不学无术。
清朝皇帝就其个人努力来说,甚至让人钦佩,而大明皇帝比如说嘉靖,史上记载能随便出题,能轻松难倒张居正、徐阶这类文官的人,他们的大脑,恐怖如斯。
隆庆,万历都是很强的学者。高拱,张居正,朝里每个人都是学者,都很有才,可惜,一场巨大的灾难离他们仅有几十年之遥,这学者的困境亦是我中华民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