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大明大工业曙光()
作者:杏仁饼干      更新:2023-01-03 19:49      字数:2706
  事儿差不多了,严世贵在京城并没多耽搁。于慎行送行,只说去南方见,南方在戚继光回北边防卫的时候,居然闹起了倭寇,这是人们都没想到的。

  当然,严世贵现在他展现了很强的才学,他发明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这新的火枪,还有一套给于慎行特别有启发的炼钢技术,这让于慎行对严世贵简直是当成珍宝。

  什么炼钢技术?

  有关这个好多小说里吹得云山雾罩,恨不得把现代的一套钢材冶炼的教科书搬过来。

  但是,严世贵到了明朝,真正体验一下才知道一个关键问题:相关产业不健全。

  没有电,几乎绝大多数所谓的“炼钢绝招”都等于放屁瞎扯一样,什么改进炉子的技术,什么优选矿石……

  而严世贵的绝招,任何一个人都得眼前一亮。

  他把两片金属片一个铁片一个铜片,它们的一头钉死在一起,然后,金属片均匀的摆在一起,等长,摆好。

  然后在下面摆一个铁板,铁板上有刻度等分的,但没标数字。

  “严世贵这叫什么?”于慎行在严世贵拿出来这东西的时候,感觉很新鲜的。

  “这是用来监控温度的一种工具。”严世贵带着于慎行,到了沸腾的水旁边,把这东西浸泡进去,过了一会儿,他让于慎行看,“是否铜片延展的长度比铁片长?”

  于慎行太惊讶了,看到的果然是这种情况。

  “这沸腾的水是100度,”严世贵道,“原来的温度大概在30度,那么这个刻度变化,就有70度。而这个铁片和铜片的遇热延展差,是线性的,所以当更高温度时,我们就以此可以测出来,我把这东西称为双金属温度计!”

  “啊?那这东西能测更高温吗?”于慎行正想到了,他们在钢铁矿山开发时,缺少这类检测工具,往往炼钢,炼铁,特别是炼成白银,往往都用了最原始的看火候的方法,肉眼看钢铁水的温度这玩意能准吗?

  然而,好像,有这东西就全不一样了。

  “我知道,烧开的沸腾的油的温度,大概在230度,那大家可以看看,我猜测这个温度会在……”

  严世贵用尺子量了个温度,指指地方:

  “大人您看这地方,就是230度,咱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刻度标上,于是我们就能知道,炉里大概的温度了,火候看不好的难题,解决。”

  “真那么神?”于慎行几乎不信的,带人试了油温,显然变戏法般,标的刻度就是这,“好兄弟你真有可能让钢铁炼制,白银开采,很多矿业,打开一个大门啊!”

  于慎行的激动不用多说:“我把这也送给张阁老!你等好吧!”

  “那我先回家,静等您的消息。”严世贵也没把这事儿当成第一等重要的大事,他知道温控技术重要,但这些重工业,耗资巨大,只有张居正本人亲自出力,才能用起来。而于慎行本人亲自操办这,才能有前途。

  总之,这温度计算“发明”出来了。今后怎样,完全未知。

  北京到天津没多长时间到了。回家,平安回来的感觉真好。

  “严小兄弟此去,到了南方一定会鹏程万里,日后还要多多关照呢!”

  “哪里,王掌柜的,您是老前辈,听说您南方的生意更多,是您多照顾在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