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2)
作者:牧童骑神牛      更新:2024-11-06 02:07      字数:2546
�朱温被封为梁王。同年,宰相崔胤召朱温入关,共同谋划诛杀宦官的大计。

  宦官劫持了唐昭宗到凤翔,投靠节度使李茂贞。朱温领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却是屡战屡败。

  天复三年,李茂贞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杀死了劫持唐昭宗的宦官,并送昭宗出城。

  昭宗返回长安后,朱温等人将宦官全部诛杀,同时解散了神策军,从此朱温全权控制了昭宗,成为“太上皇”。

  这一点非常像当年的曹操,挟持了汉献帝刘协。

  “挟天子,以令诸侯!”

  天祐元年,朱温挟持昭宗迁都洛阳,随后派人将他杀死,拥立昭宗之子李柷为帝,也就是唐哀帝。天祐四年,朱温废李代唐,自称皇帝,并且改名为晃,定都开封,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五代十国的乱局时代被拉开了序幕。

  朱温的先祖是舜的司徒虎的后代,高祖叫朱黯,曾祖叫朱茂琳,祖父叫朱信,父亲叫朱诚。朱温就是朱诚的第三个儿子,据说在朱温出生的夜晚,他家住的房屋上面有红色的祥云向上翻腾,村里的人们望见了,都以为是朱家起火了,似乎将要取代上一个朝代的君主都要在出生的时候发生点什么,恩,一定是这样。

  朱温幼年丧父,和母亲寄人篱下,生活很艰难,恰巧黄巢起来戳老李家的江山了,朱温也报名参加了起义军,因为表现良好,很快就得到了黄巢的赏识,

  成为黄巢手底下的一员虎将,可是枪打出头鸟,黄巢的起义军很快就要支离破碎了,狡猾的朱温大旗一挥,投入到了老李家的怀抱,还被赐名“全忠”,结果让全忠把老李家的江山送走了。

  光化四年(901年)初,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因为救驾有功,所以进封朱温为东平王。此时的他也已经年过半百了,本应该儿孙绕膝,享受人家欢乐的时候,时局捉弄人,也是时势造救了这位枭雄。

  天复四年(904年)初,朱温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

  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朱温决定杀死昭宗,另立新君。这年八月,他指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等人,乘夜暗之际,以入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昭宗身穿单衣绕殿柱而逃,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

  昭宗死后,朱温另立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李唐皇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 17 岁的昭宣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

  其亲子“友珪妇亦朝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这样,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

  许多农民出身的皇帝一样,一旦享受了几天富贵的日子,就难免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本性,当然也是有点贡献的,比如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创建强盛一时的后梁王朝,

  临死前,他肯定没有料到,自己一生杀人无数,想不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