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丹书铁券(2)
作者:牧童骑神牛      更新:2024-11-06 02:08      字数:2420
,但是钱家,在后世改朝换代的时候,都能够及时的站队,押宝新政权。

  天底下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总是能够把握住大局,这种奴才做得既让人尊重,又有面子,也实在是难得。于是在后面朝代都是功臣,因此被允许继续保存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晚在南北朝时期。

  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便是如此。

  于是梅笑寒便伸手向赵匡胤要这种东西,赵匡胤自然也不好拒绝,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柴荣当年非常器重赵匡胤,可以称的上对赵有知遇之恩。

  “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长有。”

  柴荣很信任赵匡胤,并封他做殿前都点检。这个也是很了不得的,自古以来君王的猜忌心都是很重的,特别是像柴荣这样有雄心,并且善于征战和治国的皇帝。

  成为自己身边的保镖头子,那是得多么信任的人呀?

  谁也不会放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在自己身边,保不齐哪天就被人一刀给捅了。

  柴荣能够这样做,说明了他这个人气量非常大,也说明了他对赵匡胤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信任。

  能够这样对待赵匡胤这样的人才,而不猜忌或是疑虑其的忠心是否值得信任。

  简直就是恩礼倍至,但很可惜,赵匡胤眼里看重的还是功业,只要能开创更大的功业。其他都不算什么,所以赵匡胤最终还是篡取了柴荣家的江山。

  简单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山不转水转,马不转牛转,你不转我转,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

  赵匡胤给柴荣后代丹书铁券,是因为赵匡胤本人的良心发现,赵匡胤不但赐柴家铁卷,还多次告戒过宗室中人,将来无论如何,不可以为难柴家人。

  不就是给丹书铁卷吗...?no problem.,皇帝都做了,还会舍不得这点东西?

  中国历史中不乏有些狠心帝王对于这种虽然退位了但是还是潜在的有可能演变成政治敌人的人不愿意放过,要赶净杀绝,还好赵匡胤还有点良心。

  没有做出那么禽兽的事,毕竟我中华自古以来以讲究礼仪廉耻而闻名。

  赵匡胤贵为我国封建王朝中一朝正统政权的开国皇帝,还是应该最大限度对得起历史的。

  最后这个兄死弟及正史里记载的很清楚,俗成金匿之盟。

  这个应该说是确有其事的,大致是这样记述的。

  赵匡胤这个人倒也非常孝敬,并且还非常听他母亲的话。

  有一次,赵母当着赵匡胤的面很恳切的说道,前朝之所以亡国,

  无非与即位的柴宗训年纪过小。无法掌权所致。进而又说道,社稷之福,要依赖长君。

  要赵匡胤答应他,赵匡胤死后,由其弟赵光义即位以达到,他们所期望的赵家江山长治久安。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