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0)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2-12-21 14:35      字数:2193
  官员母、妻册封,依据的是丈夫或者儿子的官品和爵位。

  而杨氏并非是李沐嫡母,也非生母,照理说,是没有资格被封的。

  这才有了追赠李英节的旨意,丈夫为开国子,妻子才可名正言顺地受封县君。

  更让李沐惊讶的是,从前来传旨的袁仁国口中得知,就在同一天,李世民重新册封了一批亲王,同时重新划分了封地。

  徙赵王元景为荆王、荆州都督,鲁王元昌为汉王、梁州都督,郑王元礼为徐王、徐州都督,徐王元嘉为韩王、潞州都督,荆王元则为彭王、遂州都督,滕王元懿为郑王,吴王元轨为霍王,豳王元凤为虢王,陈王元庆为道王,魏王灵夔为燕王、幽州都督,蜀王恪为吴王、潭州都督,越王泰为魏王、相州都督,燕王祐为齐王、齐州都督,梁王愔为蜀王、益州都督,郯王恽为蒋王、安州都督,汉王贞为越王、扬州都督,申王慎为纪王。

  这其中,只有李泰依旧特许不用就藩,李世民派了金紫光禄大夫张亮,为相州府长史,行都督事。

  李沐听了,在心中暗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李承乾与李泰二人目前的情形,与当年李建成、李世民的情形如出一辙。

  就连李世民所处的情景也与当年李渊的处境一般无二,都是那般无原则地宠爱和犹豫。

  或许这就是天道循环吧。

  不过,这好象已经不关自己什么事了,他们爱咋闹就咋闹,闹得越凶越好,李沐心中暗道。

  郑观音母女对册封并无欣喜之意。

  从太子妃到息王妃,从郡主到县主,确实没有可喜悦的。

  况且还是来自杀夫仇人和杀父仇人的册封。

  袁仁国离开之后。

  书房里魏征已经等了很长的时间。

  李沐留下魏征,为得依旧是释疑当年之事。

  他需要多方印证,而不是凭一个人的单面之词。

  “魏公想必猜到我今日想问何事?”

  “臣猜到了。”

  “那我就直接问了。”

  “臣知无不答。”

  “魏公可曾知晓我生母的事?”

  “臣不知,臣甚至不知道有沈氏此人。殿下身世暴露之前,臣绝不相信殿下竟是息王之子。”

  “连你也不知道?”李沐有些茫然。

  “臣当时只是太子洗马,为太子出谋划策,太子许多私事,臣也无法知晓。”

  李沐相信魏征此时不可能说谎,便道:“罢了,此事搁下。我还想问问,玄武门事变前,先父与秦王的关系如何?”

  “势同水火。都欲置对方于死地。”

  李沐有些晕,郑观音与魏征的叙述显然是南辕北辙。

  但李沐更相信魏征所言。

  “听母亲说,当时先父与秦王私下还是友爱的,可魏公却说势同水火。”

  “臣只是说自己知道的。不过以臣看,息王妃所言也不假。”

  “此话何意?”

  “息王妃只是以她所了解的情况来告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