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能背黑锅的干才(2)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2-12-21 14:59      字数:2199
�的大批倭军被转运。

  有三万人去了杭州,充作免费劳力,进行杭州至越州的直道修建。

  余者被运回了石见。

  此时石见的俘虏人数已经超过二万人。

  李沐下令在银山方圆周边设立军事禁区,迁移原土著至五十里外。

  并以一万俘虏修筑港口及各种军事设施。

  组织余下的一万多俘虏开始了没日没夜有挖掘。

  李沐下令实行两班制,每个俘虏每日必须挖矿六个时辰,才能得到一斤口粮。

  因为冶炼银矿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为了保密,挖出的银矿石直接装船运往杭州。

  十二月初。

  从杭州出发的补给船队到达石见。

  随行的有李义府在内的二十名学子。

  他们将成为石见总督府的政务班底。

  当天晚上,李沐设宴为学子们接风洗尘。

  宴后,李沐单独留下了李义府。

  “知道孤为何选你为总督府长史吗?”

  “是殿下对微臣的青睐,臣谢殿下提携之恩。”

  李沐呵呵笑了起来,“起来吧。”

  “是。”李义府恭顺地站起身道,“以微臣私见,殿下选臣治理石见,所要的应该不是教化倭人,而是牧化。”

  “哦?”李沐有些意外,虽然从李义府往粥中铲沙之事,对他的心性有些了解,可对于李义府的思维敏捷还是有些惊讶,“你为何这么认为?”

  “殿下对臣的了解应该不多,在臣看来,无非就是之前在钱塘府外施粥棚往粥中铲沙一幕。”李义府低头回道,“殿下之所以不选象孔惠元这般正人君子前来石见,传播圣人之道,无非看中了臣不拘一格的行事方法。加上石见并非大唐疆土,而是倭国之地,如此加以验证,殿下所图,便不难猜了。”

  有点意思,李沐微笑地点点头。

  “那你会如何在石见牧化倭人呢?”

  “回殿下话,臣在国子监就读三年,曾对日后为官总结过几句话,石见虽为大唐租界,可唐人稀少,治理之事,还得靠倭人。所以,臣以为这几句话用得上。如果殿下想听,臣可以一一说于殿下听。”

  “讲。”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李沐闻听,点头不止,李义府确实是个人才。

  准确地说,他是个不得多得的干才,而且是个能背黑锅的干才。

  他总结的几句话,对于牧化倭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那你认为自己属于上面哪种人?”李沐笑问道。

  其实这话李沐不应该问,因为这属于明知故问,如果对面换做是象孔惠元这般正人君子,那很显然,会伤了他们的心。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