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夺人口(2)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2-12-21 15:00      字数:2175
但工坊许多看似复杂的操作,其实在分解成片断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后世流水线的概念,在资本的推动下,在杭、越两州的工坊,有了萌芽。

  与历史相比,竟提早了上千年。

  倭国运来的银矿被李沐冶炼囤积起来。

  杭州、越州工坊所产的货物向叙国、新罗、百济三地倾销。

  由此,二州的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华亭县港口、船坞的修建完成。

  在大匠姜行本和数百将作监造船工匠的率领下,由俘虏组成的一万船工,在华亭开始了建造舰船。

  ……。

  相对于杭、越两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受益于直道和钱庄两大生财机器,加上新罗、百济两个货物倾销地的产生,让大唐朝廷的国库日渐丰满。

  而对百济、倭国的短暂战争,没有折损朝廷一兵一卒,带来的丰厚利益和莫大的声望,让李世民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在他看来,李沐的输出战争策略虽然有效,但毕竟太耗费时间。

  李世民想获得更大的武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个更大的胜利。

  而这个胜利将与李沐无关,仅属于他一个人的胜利。

  于是,大唐对外战争的机器随时可能开启。

  而此时,西域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显然是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预判。

  他以为大唐离高昌有数千里之遥,其又有近二千里的大漠相隔,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大唐是不会以大军来攻的。

  高昌国是个西域小国,可它的位置重要,它北接西突厥,南连大唐,西面是焉耆、吐蕃,东面则与伊吾相接。

  武德年间,麴文泰接受大唐册封为高昌王,并于贞观四年,偕妻宇文氏朝唐,李世民赐其妻李姓,预宗亲,封常乐公主。

  可高昌国因地少人稀,加上其夹在几个大国中的地理位置,只能是以小事大,左右逢源。

  这与新罗、百济两国的心态很相似。

  面对着日益强大的西突厥,麴文泰不得不屈从于咥利失可汗的淫威之下。

  咥利失可汗对李世民的态度可不算好。

  他原本是想依靠大唐扫平大漠的,可问题是李世民没给他好颜色。

  两年前,他派使者入长安,献马五百匹,并上表请婚。

  五百匹马,就想换个大唐公主?

  李世民自然不应,当然李世民不是为了区区几百匹马,关键是咥利失可汗太不给脸子。

  更重要的是,咥利失可汗在西突厥诸部落中声望不高,民心不稳。

  在李世民看来,咥利失可汗不是一个可依托的对象。

  所以,直接拒绝了咥利失可汗的请婚。

  这让咥利失可汗下不了台了,北方汉子有仇必报的性格,充分体现出来。

  这两年,咥利失可汗派大军南下,对高昌国形成了进击之势。

  高昌王麴文泰哪敢于西突厥硬抗,只能服软归附。

  咥利失可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