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欲烧三把火(一)(2)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2-12-21 15:13      字数:2186
br />
  以李沐的计划,是想连续推出三项改革。

  都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沐有种一朝大权在手,直叫天地改颜色的豪迈。

  这三项改革分别是,军制改革、科举改革和农税改革。

  大唐现役军队大体可分为三种,禁军、府兵、边军。

  大唐的府兵制在起始时,确实适应了变化。

  军户制度让百姓亦农亦军。

  朝廷得益于节省了大量开支,并且在战时,有兵可用。

  而百姓也得到了好处,那就是军户可以免除许多赋税。

  本是两厢都有理的良政,只是时过境迁,慢慢地不合时宜了。

  父子传承,近三十年,军户已经传了三、四代了。

  长久的太平,让第二代、第三代军户忘记了沙场的血腥和残酷。

  府兵、边军中四、五十岁的老兵还在服役。

  加上近十年土地兼并变得严重,军户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人心思变,由此带来各州府兵空额现象严重,战力低下。

  这在边军中,因为时常有胡族袭扰,变得更为突出。

  况且,当初府兵制度规定,军户是需要自备武器铠甲的。

  刚刚开始时,军户的武器铠甲是崭新的。

  可现在呢,家境贫穷,致使武器铠甲无法更新,许多军户还在使用第一套器械,但凡有脑子的都能想到,二十多年了,那套老古董还能上战场杀敌吗?

  所以,军制改革势在必行。

  科举改革也是此理。

  前隋已经倡导科举,可毕竟前无古人,前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科举延至大唐,建国二十多年了,却依旧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大行其道的依然是门荫和举荐。

  几年前,李世民还下过这么一道圣旨。

  凡州府刺史的任命必须出自李世民,但各县县令,凡七品以上京官皆可举荐一人。

  由此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象长孙无忌这样把控朝政者,谁的麾下没有几十上百个县令。

  可谓举手一挥,万众响应啊。

  所以,李沐认为必须改革推行科举制度,将各地官员的任用规范起来。

  至于农税改革,就如李沐在长孙无忌临死前说的一样。

  这是打压、铲除世家豪族的利器,当然顺带着也是于民之福利。

  当李沐将这三项举措,向在座心腹吐露之后。

  场内一片寂静。

  连一向激进的马周都怔住了。

  他是赞同科举改革的,这在几年前刚任交通监时,马周就与李沐探讨过科举改革。

  并向李世民上疏过此事。

  只是后面一系列的变化,使得科举改革,半途而废。

  可现在,李沐突然抛出三项举措,就如同三颗雷同时炸响,让人措手不及。

  看着满屋人沉默不语,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