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书者诛(2)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4-11-13 05:23      字数:2095
>   但这威胁确实有用,至少对自己有用。

  房玄龄舍不得家人,更不忍心朝中大臣为自己而蒙受无妄之灾。

  所以,他选择了屈服,他不得不屈服。

  “臣遵旨便是。”

  李沐卑夷地撇了房玄龄一眼,这老头也是个犟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不可否认,房玄龄是有才能,但他无非是一个旧文人,天下不少这样的人。

  但房玄龄的影响力确实不是普通人能替代的。

  至少此时,房玄龄不可或缺。

  这也是李沐依旧重用房玄龄的原因所在。

  李沐需要时间,去培植新人,去替代这些老臣,但在新人成长起来之前,他需要这批老臣,稳定朝堂,稳定天下。

  这就是为君之道。

  “起来吧。”说完李沐转向袁仁国,“给他拿个凳子。”

  “谢陛下。”房玄龄颤巍巍地坐在了凳子上,长时间地跪拜让他衰老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你对内阁的几条建议,朕认为有道理。故内阁运作之事,朕就放权于你,你可便宜行事。朕只有一个要求,内阁须按朕的决策方向运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臣谨记。”

  “唔……,与朕说说,对税制改革,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是。”

  ……。

  勿容置疑。

  全国百姓因辽东战争的胜利而欢呼。

  两朝三代,前后一个甲子的努力,数百万人因此而牺牲。

  辽东仿佛已经成了中原百姓心中一个纠结而刻意回避的创痛。

  特别是这次高句丽伙同靺鞨入侵辽东城,更让闻者心惊胆颤。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升斗小民,在那一刻,他们心中所想,是一样的。

  那就是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两朝三代人的梦想,今日得以实现。

  这种欣喜若狂的渲泻,由东北往西南席卷。

  唐人尚武,每多游侠。

  虽说侠以武犯禁,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这一点上,李沐与天下人心站在了一起。

  唐人不怕战争,特别是对外战争。

  他们怕得是内战,特别是象隋末那般,天下大乱。

  他们希望自己、丈夫和子侄的死,死得其所,当然,他们也需要朝廷对他们的抚恤,而最重要的是朝廷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认可。

  这能让他们可以自豪地面对家乡父老。

  由此李沐顺应舆情,以帝王、朝廷的名义,对辽东战争的立功者、参与者进行了前所未有地认可。

  在辽东城外,建起了辽东城防御战纪念碑。

  碑基三丈七尺见方,高六丈七尺三寸一分,代表着有六万七千三百一十个英魂安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