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内情(2)
作者:
锦若 更新:2024-11-22 13:46 字数:3022
�运朝廷赈灾粮为由查抄了他家。当日,家中上下十几余口人皆遭毒手,唯有夜里拜谢师傅一直未归的他幸免遇难。
后来师傅藏匿着他许久,直到忽然有人出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并且,帮他改头换面,甚至还称为一方官员。
那人曾许他飞黄腾达,许他正大光明的光复门楣。他原本不欲应下,可随后师傅受他牵连锒铛入狱,并且也如爹娘那般不曾问案不曾申辩,就被冠上通匪的罪名处置了。
那时的他,只觉得世间浑浊不堪,冤屈再难申诉。
也正是如此,他最终应下了那人的提议。同时,也借由锦州城州判的身份,暗中追查当年的冤案。直到后来暗中寻到卷宗中,发现当年查访那案件的人是宋德容时候,他才恍然意识到或许自己家的灭门冤案,根本就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人寻到他,并让他与宋德容一道掌管漕运,未尝不是因为……他家中几代人建下的船队,以及在各地商行所留下的人脉关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左右经过萧清朗大肆清剿一番,那些人的势力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而被那些人掌控的漕运跟海运管制,也重新回到了朝廷手中。
等萧清朗将一众事情安置妥当后,已经入了四月。而许楚,也将他特地调来的内廷卷宗翻看的差不多了。
对于京城中错综复杂的势力,以及内廷皇城之中的争斗,也略微了解了一些。
当然,有了萧清朗对她所说的二十年前之事,她自然也少不得关注一下所谓的孙太医之事。
按着卷宗记载,孙太医祖上为巴蜀人氏,为前任孙院正的嫡孙。性情温和且医术高超,年仅二十多岁就通过了皇城考试,成为太医院中的一员。因其性情敦厚,家中又是世代为太医院院正,且他性情淡泊名利,只对研究医术感兴趣,从不贪图富贵私利,所以十分得先帝的信任。
只是在宣文五十六年夏,他忽然告假回乡,在路途中遭遇天灾人祸不明生死。此后,官府便查不着,加上当时有匪徒趁着天灾为祸四方,杀人劫财者不计其数,又有官兵在匪徒栖身之地寻到了一枚太医院的腰牌,所以当地官府便以意外身死的定论上报了朝廷。
而后,孙家老太爷白发人送黑发人,且还无法看到亲手教导的嫡孙尸体,心中悲痛,当下便病重在床。后来先帝蒙先帝恩赐,派了多名太医帮他看诊,依旧没有好转。
此后,孙家在京城便没落了。好在先帝念旧,又惋惜孙太医英年早逝,所以时不时赐些物件下来,如此庇佑之下,倒是也未曾让孙家受到旁人欺凌。
看完了那份卷宗,许楚只觉得心中混沌一片。其上根本未曾交代出什么详实有用的东西,且对宣文五十六年发生内廷中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
他为何会突然告假,又为何丢下家中老太爷跟老夫人等人,甚至来不及对将要过门的未婚妻有所交代,就独身上路回乡祭祖?
官府未曾查明,卷中也没有记载。可是许楚却觉得,这事儿肯定是有蹊跷的。
而后,她又取了萧清朗寻来的关于自家爹爹的卷宗。其上明确记载,自家爹爹是宣文五十六年六月被过继到许家名下的。同年,他继承爷爷的衣钵,称为当地仵作。三年后,爹爹又为许家爹娘送终,自此便开始了与她相依为命的生活。
奇怪的是,爷爷奶奶的户籍跟卷宗中,并未出现任何与爹爹年纪相同的子侄。更不曾有过了衙门明路的过继信件跟书契,就好像爹爹跟她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