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八大片商(2)
作者:凋零树      更新:2022-12-21 11:40      字数:3012
��情能搞到反目成仇,陈维云讨厌这种窝里斗的奇葩。

  推门进去,后台大厅逐渐变的空荡起来,临近十点,午夜场典礼马上要开始,嘉宾们前往观众席就坐,他们要配合直播拍摄。

  陈维云今天的作用是护送明星,他不会抛头露面,等到午夜场结束,他再带徐晓凤三人去参加宴会。

  后台有休息区,摆着几张桌椅,有位样貌白净的西服中年,望见陈维云后急忙招手,“陈老板,坐下聊聊?”

  陈维云不认识这个人,但他愿意交谈,落座后,不等他开口询问对方身份,一张名片已经递到面前。

  “鄙人蔡松霖,是一位发行商。”中年人自我介绍:

  “我的公司叫‘学者’,专购港片在台岛上映,我只做两地生意,在南洋没有业务,你的《富贵逼人》卖埠时我曾经想拜访你,但是国泰的朱玉莲下手太快,我尚未约到你,她已经干净利落拿到发行权,真是遗憾。”

  原来是学者,陈维云对这家公司并不陌生。

  平行时空九十年代初期,台岛宣布解除两岸持续四十年的封禁铁幕,自此香江电影人与大陆的合作不再遭受台岛当局的干涉。

  为了控制大陆与香江电影市场,台岛八大片商联手制定一套‘宏伟’计划,他们先携带重金进入香江影市,或合资,或独资,在港成立电影公司,让他们的资金以香江为跳板进入大陆。

  这套计划有一个模式,‘台岛投资,香江制作,大陆拍摄’。

  1992年这一年间,这帮人一口气购买或制作了两百多部港片,但他们玩过了头,那时候南洋诸国都在限制港片的倾销,出口量逐年递减,大陆市场又尚未崛起,他们只能依靠台岛与香江。

  偏偏台岛政策又有变,当局放松了西片与日片在台上映的数量限制,台岛的院线被好莱坞特效巨制全面占领,港片的市场空间大幅缩减。

  恶果因此造成,八大片商不断增加电影数量,香江明星的片酬不断上涨,一部戏的投资动辄千万港币,根本赚不到钱,他们发行的片子一大半都是亏损的,最终只能撤资,港片同时失去市场,失去投资,一下子盛极衰败。

  蔡松霖的学者就是八大片商的领头羊,他从七十年代开始收购港片,在台岛建立有稳固的发行渠道。

  可是陈维云的兴趣不在电影发行上,他和蔡松霖聊了一会儿,开始询问他关心的话题,“蔡老板,台岛本地的动画公司多不多?”

  “动画公司?”蔡松霖跟不上他的思路,但他有心与陈维云搭交情,他把他知晓的信息全部透露出来:

  “七十年代初期,东洋的动画大师楠部大吉郎与芝山努亲自赴台任教,培养了台岛第一批动画人才,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台岛成为东洋动画的代工厂,后来东洋与大陆建交,东洋佬全部滚回老家,台岛本土才有了原创动画。

  目前台岛最犀利的动画公司是宏广,大老板叫做王中元,这个人供职过美国迪士尼,公司的管理模式照搬美国,他开的薪水高,台岛知名的动画师基本都进了这家公司,但是原创作品不多,他们依旧是代工,接的单子来自米高梅影业旗下的汉纳芭芭拉工作室。”

  陈维云知道汉纳芭芭拉工作室,他们的代表作品是《猫和老鼠》。

  蔡松霖最后总结:“台岛动画产业就是八个字,‘代工为主,原创为辅’,台岛各大电视台放映的动画片基本来自东洋与美国,金马奖设有卡通奖,台岛动画师都是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