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人生悲剧性(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06 字数:6147
这多,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们是不是很可笑?”
“谁笑我们?是太阳吗?如果我们能给太阳带来快乐,那么,小丑也很伟大!”
她说这话的意思我觉得有趣了,把太阳逗笑,多么好的比拟啊,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就这样想一想,也觉得非常有趣。如果能够把太阳逗笑,做个小丑也没什么不可以。
“在美学上,你这句究竟是在说崇高还是滑稽?”她把话题转移到美学形式上去了,我知道,她也不敢深入下去,只好转移,这是一种机智的回避。
“本来,我们说的是悲剧,你的问题赋予了喜剧的因子,在这里,崇高和滑稽统一,悲剧和喜剧一体。”我笑了起来,确实有效果。
“嗨,讨论学术有趣吗?我们说点别的。”她又开始试探新的话题方向了。
“那你想说什么呢?”
“不那么远,不那么抽象,不那么烧脑的东西,比如,光线、温度等等?”她向我靠了靠,我们几乎抱在一起,温度确实十分现实。
“先谈光吧,好歹比温度远点,缓和些。”我知道,要保持思维的自由度,必须与现实稍有距离,但要保持话题的沟通性,又必须接触眼前的现实。
“为什么要在黑夜谈论光呢?”她率先发问,就是确定了话题的方向。
“因为白天没法谈论光,因为谈论一个主题需要背景,但光不能以光为背景,只能以黑暗为背景,所以只能晚上谈,况且,你看,窗帘上有光。”我的解释仿佛很有道理,有点自鸣得意了。
“那光是飘忽的,斑点形状,有时一坨一坨地跳,无聊败坏夜晚。”她文艺青年的本色表现出来了,形容词都显得不同凡响。
一坨一坨的,这可以用来形容光吗?是表达她对光的嫉妒还是蔑视?还是说这不是真正的光?
“这光是人造的,没有力量战胜黑暗,但为了存在,它也会尽力挑逗,这不透过窗帘了吗?”
“即使透过了,也让人不舒服,我觉得夜晚就应该黑暗,不应该人为地制造光。”
“人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无事找事的,孔子说,人的意义是:参赞天地之化育。即使不能参赞,我们也要掺和,叫你天不遂人愿,我就要掺和你一下!”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她随口念出了张献忠的七杀碑,有一种绝望的痛快感。
听到她的狠话,我知道谈话进行不下去了。比如两个人吵架,如果把最具有威胁的语言说出来,就离动手差不远了。我揣度,张献忠当时的心境估计对人性绝望到了极点,其实也是对他自己绝望到了极点,他不宽容四川人的本质是他不宽容自己的人生,所以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我听后,长时间无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这句话说出了,人在天地面前的绝望。他认为参赞即使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很小的,不如接受。但人又不愿意接受,喜欢作无谓的抗争,结果,在悲剧到来之前,企图制造更大的悲剧,以转移视线,但人就安稳了吗?
她或许看出了我沉默的原因,又开始转移和逃避:“我们谈温度吧。”
“为了温度,我们使用了火,造了房子,并且让人们靠近,这就是人与人感情的物质基础,温度代表能量,虽然不足以抵抗自然,但也可以暂时保存生命。”我说这一段是纯粹叙述性的,没有私毫感情的色彩。
“亏你说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