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关中行记二(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06      字数:6132
r />   “快看快看,好漂亮的塔!”高妍一声惊呼,我们一看,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小雁塔。绿色的基调温润亲切,精致的造型典雅大方。我们把车在路边停了一下,站着欣赏了一会,考虑到时间不多了,大家只好放弃,虽然它侧边还有西安市博物馆。

  到了兴庆宫,犹如到了江南,花团锦簇、垂柳依依,亭台画廊、水映波光。我们看到一个亭子,人比较少,我们决定去坐坐,结果看到一个石雕,很有写意奔放的特色,上面有文字,仔细一看,上有李白头像,下有毛泽东手书李白名篇《将进酒》,夸张的雕塑展示出李白飞扬的个性,狂放的草书,正是老毛所擅长,此字此诗此像,宛如一个整体,勾画出奔腾的大唐意象。

  我不禁诵读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小池的声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思远的声音。

  当我们读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时,高妍也大声念到:“与乐同销万古愁”。

  我们三人互相看了看,高妍还在莫名其妙,我笑着说到:“洋装虽然穿在身,你心依然还是中国心”。

  她问:“什么意思?”

  小池说到:“庄哥说你,不管在国外生活了多久,你依然是个中国人!”

  对的,中国人不是因为生活的地点,不是因为民族的血缘,而是因为文化的认同。凡是认同中华文化的,凡是在唐诗宋词中欣赏到美的,凡是对汉字产生自然尊崇情怀的,他在心里,就有中国人的基因。

  “这好像是牡丹呢”思远说到。

  我们脚边,一丛丛的植物,虽然花期已过,但都认得,这是一个牡丹园。到了亭子了,刚一坐下,抬头看见一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依阑干露华浓”,又是李白,这是他写的牡丹的诗。

  “干脆这叫李白主题公园算了!”我感叹到。

  “不对,这也许应该叫贵妃公园才对。”小池异议。

  “你是说的杨贵妃?”高妍问到。

  “对,就是她。兴庆宫是她欣赏牡丹的地方,李白这首诗是命题作文,皇帝要他写的,他是借牡丹来比喻杨贵妃,所以,叫贵妃公园更贴切。”

  “杨贵妃究竟得美成啥样,才得到皇帝这样的宠幸,我们到华清池看到有她,到兴庆宫也看到有她,白居易写过她,李白也写过她,女人做到这地步,得美成啥样?”高妍仿佛无限神往。

  “其实吧,她的美貌按今天的标准来说,还比不上当时的梅妃,况且梅妃还是个才女,诗写得老好了。”小池说到。

  “那皇帝为什么独独宠幸她一个?”

  “你怎么知道?”我问到。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哥,你瞧不起人!不要以为我没读过《长恨歌》。”

  “哈哈,我错了。我告诉你吧,杨贵妃有点胖,按今天讲,身材不算最好,但你架不住皇帝当时就喜欢胖点的,虽然梅妃能写诗,但你架不住皇帝就喜欢杨贵妃这个跳舞的。况且,皇帝和杨贵妃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可以算作是知音,他们都是音乐欣赏大师,皇帝谱曲,贵妃编舞,一段艺术珍品《霓裳雨衣舞》就出来了。所以说,爱情没有标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无权评价。”一边解释,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