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敦煌佛世界(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07      字数:6128
�存活下来,一次次实现了易经中所说的:否极泰来。

  这估计不仅仅是幸运的原因,也不是没有过强敌,也不是没有被征服,也不是没有过衰败,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肯定有它内在的秘密。这个文明也许掌握了长生的密码,也许具有自我进化的基因。

  下一站就是月牙泉了,这倒是妍子在今天行程中最期待的地方。

  这里有座山,叫做鸣沙山,这里有汪泉,叫做月牙泉。这个搭配十分奇怪,但它就出现在这个地方。

  当然,有地质学的解释,所谓地下水的原因,也有沙丘和风向的原因等。当然,我也曾听过风水学的解释,阳极生阴,西方为金,金旺生水等。但是,当你见到这种神奇时,你不会去考察原因,你只会兴奋和感动,这才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心情。

  小池好像懂得我的想法,她站在这碧绿面前,她没有说一句话。虽然高妍和思远在叽叽喳喳,但他们说的不是解释,而是心情,倒显得与此时此景十分的融洽。

  遥想古代,行走在沙漠戈壁的商队,干渴和饥饿让他们面临死亡,他们也许对佛在做最后的祷告,但奇迹出现了,他们看见了这汪泉,在沙漠包围的深处,清澈美丽得象一个梦。只有佛祖的保佑,只有观音菩萨的慈爱,才会创造出这样的生机。

  于是,当他们从长安返回,带着大量的金钱物资,带着对繁华长安的记忆,再次经过这个地方,他们不由得想起了佛祖的恩典,用塑像用壁画来表达崇拜,用一个个精美的洞窟,来向后人展示慈悲的力量,美丽的西天。

  这里的风是奇怪的,从外面来,转一圈,由下往上吹。这里的沙是奇怪的,乘着风向上跑,还发出欢快的鸣叫。这里的泉是奇怪的,没一丝波纹,永远那么大,像一个巨型的月牙,映衬着天上的月亮。有一座精美的楼,有一些绿色的草,都是因为这泉而存在。有很多人来,有很多故事,都因这泉水而发生。

  沙洲城,也就是今天的敦煌市,我觉得,它应该叫绿洲城,也是因为这汪泉。那是观音的甘露吗,还是她慈悲的眼泪,也许那是大地的结亲的眼睛,为了人类,遥望上天。

  我在深思中抒情,小池在不停地拍照,她说,我在思考时最好看。

  当然,最欢腾的还是妍子和思远,他们在滑沙。从几十米的高坡上,坐着一块木板,直接从沙丘上往下滑,一次一次艰难的攀登,只为一次一次的坠落,只为一次一次的尖叫。他们在这巨大的沙堆中,仿佛寻找到了单纯的快乐。我想,古人可能不会这么想,尤其是饥渴的商队或者跋涉的骆驼。

  小池也要拉我加入,我不得不跟上她的节奏,脖子上拴着她和我的鞋子,像个被侮辱的囚徒,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表示我也自甘堕落。

  当然,从上往下滑的过程,本身也是自甘坠落,与堕落一字之差。

  当我们爬上去时,小池要求进行双人滑。木板加长,我抱着她,在飞速的冲刺中,我感受到她的乱发打在我脸上,我感受到她火热的体温,我感受到她如一块珍宝,需要我的保护,尤其是她表现出惊慌和恐惧的时候。

  来不及多想,已经到底了。再来,这次我抱着她,在滑动之前,她看我一眼说到:“刚才抱那么紧,怕我跑了?”我笑笑,趁她不注意,一用力,滑了下去,她在尖叫中故意左右摇摆,我不得不双手抱得更加用力,等到坡底时,我俩倒了个个,她在上我在下,瘫软在沙地上。

  她还想再来,但妍子他们已经累了,只好作罢。抖沙可能属于负作用,工序复杂而漫长,但也可以平复下滑